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四篇】

时间:2021-10-13 实习报告 点击:

实习:顾名思义,是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实习一般包括大学里的学生的实习和公司里安排员工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4篇

【篇1】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

2012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报告

时间:2013-01-31 23:59 来源:电动汽车时代网 作者:蒋城先 点击: 2998次

二、新能源汽车厂商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201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中,仅有奇瑞、江淮与比亚迪三家企业的销售数字达到了千台以上,并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比亚迪还实现了国产高速电动轿车的批量出口。而本应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主力军”的一线厂商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五大汽车集团”去年投放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合计约1600辆(其中还包含了未上牌照的测试车辆,一汽和广汽则“交了白卷”)。与之相比,仅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海通用三家合资品牌就销售了3909辆新能源车,而据不完全统计,进口混合动力车去年大约销售了1.5万台,各家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不同心态一目了然。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我国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开拓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跟风“政策”、定位不清

  国内新能源汽车(不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领域,国内整车企业尽管大都提交了“量产目标”,但基本只是空喊口号而已,而在产品研发方面也基本,最多拼凑一两台“油改电”的样品车应付检查团(某些厂商甚至连这一技术都未能掌握,而是委托给小厂商进行改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则更是缺乏信心。我们不得不说,国内绝大多数消费者之所以对新能源汽车心存顾虑和误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要“得益于”某些企业与专家的不停“唱衰”。

  而这种“鸵鸟心态”在2012年遭到当头一棒:尽管数次停工,雪佛兰沃蓝达在美国的销量仍然超过了2.3万台,成为去年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售价高达5-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13万-62.25万元)的model S电动轿跑车上市7个月斩获1.3万辆订单,帮助特斯拉实现了财务上的“逆袭”,并且将在今年春季登陆中国。抛开美国的环保风气和政策环境不谈,单单是这些厂商对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力就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和新一代富人却对时尚、环保车型拥有巨大热情。基于这一点,不少电动汽车公司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群体。比如特斯拉瞄准的是美国新一代年轻的富人,通用汽车希望热衷环保的中产阶级去购买他们推出的沃蓝达。为满足一个消费群体中的差异化需求,有的公司甚至还根据续驶里程不同对电动汽车进行差别化定价。反观我国新能源汽车,要么缺乏对电动汽车的定位,要么跟着政策跑,不看市场需求,不调研用户,结果产品卖不动,自己也失去信心。

  国内汽车厂商基本都是“看政策下产品”,扎堆小型车,其实也是跟随政策不断摇摆的产物。A级车或A00级电动车空间小、续航里程低、配置有限,结果导致低端和高端用户“两头摸不着”,同时国内厂商懒于进行公开测试的现象也很普遍,导致消费者对国产新能源车既无了解、更无信心,这种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很可能使得中国汽车产业再度错失发展良机。

  2、缺乏核心技术与政策瓶颈的尴尬

  2012年,除了个别自主品牌外,大部分国内整车厂的新能源战略就是“观望”,这不仅仅是因为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还有一个“难言之隐”——缺乏核心技术。尽管有关专家一再呼吁中国应大力发展通向电动汽车的过渡产品——混合动力车,但实际上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完全没有追赶日系、美系的可能,包括一汽这样的“龙头企业”也只能坐等丰田把普锐斯混动系统引进国内,并因此闹出过有关领导抱怨合资方(丰田)“在新能源车不拉兄弟一把”的笑话来。

  在竞争理论中,定位是为了寻找最经济的差别化,而差别化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需要企业去发掘。发展电动汽车,特斯拉显然找到了适合他们的定位,而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恰恰是因为纠缠于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等难题,过度依赖政策,偏离市场需求,才形成如今的有车无市的困境。

  更令专家揪心的是,正当国内还在纠结该走哪一条技术路线时,国外汽车巨头已经开始向“终极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车发起进攻。目前,丰田与宝马、戴姆勒与福特及雷诺纷纷“结盟”,集中力量开发燃料电池系统、加速推广零排放技术,并通过联合的形式消减成本。丰田-宝马除了将研究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模式、电机、电池等核心技术外,还将研究更为高效的锂空气电池;戴姆勒-福特-雷诺则将最迟至2017年推出价格低廉的氢燃料动力车。这样目不暇接的发展速度难道不应该令国内厂商汗颜么?

  3、商业化模式探索方面的的惰性

  去年11月初,比亚迪在北京发布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针对出租车及公交大巴市场推出“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的解决方案,而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开行)则为该方案提供金融战略支持。比亚迪在深圳已投放了800台e6电动出租车、已经并正在交付500台电动警车、向香港交付45台电动出租车、已向哥伦比亚出口49台电动汽车、即将向英国伦敦市交付50台电动出租车……而2013年,比亚迪还将把“电动公交化”的模式发扬光大,云南、长沙、宝鸡、天津、武汉等地均会有电动公交车或电动出租车的投放。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比亚迪敢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创商业模式的勇气、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使得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在2013年首季度实现盈利。

  比亚迪在商业化、市场化的初步成功,却反衬出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不作为”,其理由不外乎是配套设施不完备、电池不“给力”。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记者发现消费者在选择电动汽车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上海高瞻电动车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徐维翰认为不能等充电桩建好了才去卖电动车,企业、经销商、电网公司、物业公司完全可以联手为购买电动汽车的(有固定车位的)用户安装充电桩。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环节都为用户着想,实际上已是一些较为成熟的电动汽车企业的共识,以特斯拉为例,该公司主动提出要在美国建设“充电高速公路”,没有这样的“觉悟”,恐怕是很难打破市场坚冰的。

三、新能源车型产销数据及分析

  数据来源:乘联会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1、自主品牌车型单一、缺乏创新的尴尬

  纵观去年已经开始销售、或即将上市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油改电”依然是“主流”,即使“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里的车型、甚至戴姆勒与比亚迪合作开发的“腾势电动车”,也都是在传统车平台上进行改装而来,像宝马i3、i8那样专门为纯电驱动所设计的量产车型,在国内仍然十分稀缺。像上汽推出的荣威E50电动车,一经上市就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可见新颖的外观与续航里程、使用便利性同样是人们选购新能源汽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

  而在细分市场方面,我国正在研发的新能源乘用车同质化现象严重,类型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A级车、A00级车。然而从现在的发展趋势上看,这样的产品布局是有所欠缺的。首先,从愈来愈受重视的政府公务车采购、公共交通领域集团采购的需求上看,空间较大、乘坐较舒适、

  2、地方规定难挡市场需求 低速电动车逆境求生

  2012年里,我国浙江温州、江苏盐城、河北、山东临沂等省的多个地方都对低速电动车进行了“严打”、“限行”、等专项整治行动,但从结果来看并不理想,最终也都不了了之。

北京市区内的低速电动车 蒋城先摄

  以首都北京为例,该市工商局朝阳分局去年初曾就此对消费者发出提示:目前,在北京市销售的“老年代步车”虽有生产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但由于车辆性能、用途、使用场地等的限制,相当一部分不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登记范围内,不能上牌照,不能上路行驶。如果非法上路,一经公安部门查处,驾驶人将面临被依法处以暂扣车辆、罚款的处罚;因为无证驾驶,也可能被依法处以15日以下的拘留。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低速电动车(又称四轮或三轮电动车)在北京各郊县乃至主城区内依然无处不在,可见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市场的风向标,并非一味禁止和打压可以阻止的。(如图,该照片为记者于北京东城区二环内所摄)

  根据省汽车行业协会对省内2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统计数据,2012年里,山东生产纯电动客车281辆,混合动力客车519辆;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8.33万辆,同比增长27.13%。其中,小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7.15万辆,小型纯电动载货汽车8472辆,客货两用电动汽车3066辆,厢式纯电动汽车187辆;场地用车2603辆,其中,生产高尔夫球车1202辆,巡逻车607辆,观光车752辆。可见真正的市场需求是难以阻挡的。

  目前由工信部、科技部牵头,中汽协会和中汽技术中心正在开展“低速电动车产品摸底检测分析项目”调研工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制定此类车型的国家标准。可以想见,2013年的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仍将是主机厂高速新能源车“进城”、民营企业“下乡”的“两条腿走路”的局面。

四、新能源汽车政策观察

  10月2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共分八个部分,其中第四、第六、第七、第八部分与汽车污染控制有关。其主要规定和要求如下:一、第四部分(五)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效控制移动源排放。一是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鼓励选用节能环保车型,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并逐步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积极推广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开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重点是出行量)调控政策研究,探索调控特大型或大型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二是推动油品配套升级。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颁布实施第四、第五阶段车用燃油国家标准。三是加快新车排放标准实施进程。鼓励有条件地区提前实施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11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为积极增加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消费需求,2013年我国将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其中包括汽车生产线机器人、电动汽车用逆变器模块、锂电子蓄电池、无级变速箱用钢带等促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

  11月30日,财政部经建司、科技部高新司、工信部装备司、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四部委通知的主要事宜如下:一、验收内容和形式。主要针对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目标,逐一考核评估实施效果。将于12月中下旬组成验收组分赴试点城市进行实地考核。二、验收依据。依据各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三、材料准备。要求按照批复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和试点城市验收总结报告编写提纲,编写试点城市验收总结报告,并于2012年12月10日前报送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同时,同日,财政部经建司、工信部装备司、科技部高新司联合印发《关于对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名单》总共包含25个项目,涉及纯电动车、插电式电动车、燃料电池车、以及动力电池项目。新能源汽车项目包括江淮第五代纯电动轿车平台技术开发项目、东风小型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北京牌全新平台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基于帝豪EC7的全新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长安C206纯电动汽车技术开发项目、比亚迪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秦)技术开发项目、一汽红旗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奇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开发项目、长城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开发项目以及上汽荣威550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开发项目。(3)12月3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公告》。自2013年1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五标准的要求,相关企业应及时调整生产、进口和销售计划。生产、进口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的企业,应按国五标准要求向环境保护部提出环保型式核准申请。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环保生产一致性保证体系,确保其稳定达到国五标准。GB 17691-2005标准适用于设计车速大于25km/h的M2、M3、N1、N2和N3类及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1类机动车装用的压燃式(含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及其车辆。《公告》的实行将对适用于GB17691-2005标准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生产企业产品的排放污染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3年是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诞生60周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国家部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最近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涉及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可以预期的政策有以下几项:第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和补贴政策将继续实行。鼓励选用节能环保车型,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第二、继续实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采取经济激励政策加速黄标车淘汰。第三、对生产符合下一阶段标准车用燃油的企业,在消费税政策上予以优惠。第四、完善机动车环保型式核准和强制认证制度,研究制定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

  结语:在动力电池技术短期无法实现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解决电动汽车发展所遇到的难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商业化运作初步形成了深圳公共交通电动化模式、杭州租赁的换电模式和合肥定向购买三种模式。经过市场考验,比亚迪领衔的“零元购车”模式已经得到包括北京等城市的青睐,相信在2013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走上逐步提速的市场导入期。

【篇2】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销报告

  电动汽车时代网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去年国内汽车产销增速缓慢,但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各车企积极推广电动车等影响,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幅增长。中汽协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介绍说,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311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万辆,纯电动汽车为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416辆。xx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和%。
  按照产业规划的要求,到20xx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50万辆,对于目前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速,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认为很给力。董扬表示,xx比xx翻一番,xx比xx翻一番。而且不仅是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都是这样,这充分说明我们的社会、消费者是重视支持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的。
  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制图:电动汽车时代网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与此同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也公布了xx年国产纯电动汽车销售数字,乘联会认为去年的电动车量产化的趋势较明显,部分车型都出现较好的销量,例如QQ3电动车销量达到万台也是很好的业绩。但从电动车的量产分布看,很多电动车的量产仍属于概念性的,还并非可持续的提升状态,未来能否保持如此的高速增长仍是不确定性的。尤其是世界范围的电动车出现低谷,中国的高端电动车核心零部件技术仍处于逐步落后的状态,未来的中国电动车发展不确定,可能的突破仍是城市低速代步电动车实现突破。
  中汽协与乘联会的纯电动车销售数据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中汽协与乘联会在国产纯电动汽车的统计数字上差距不大,但中汽协的数据只包含国内销售的数据,而乘联会的数据中包含了出口的部分,当然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比亚迪、奇瑞等少数有能力对外出口电动汽车的厂商。此外,由于有波动、库存、“定向销售”等不确定因素存在,所以即使是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仍属于不完全统计。
  根据电动汽车时代网编辑此前的预测,今年1至11月份,国内主要乘用车企业共销售新能源汽车8552辆,其中纯电动车3901辆,混合动力车4651辆,估计xx年新能源乘用车投放量大约在17400台左右。与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新能源汽车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比起来,显得过于乐观了一些。而在低速电动车方面,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对省内2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统计,全年共生产新能源汽车万辆,同比增长%。
  按照协会统计数据,xx年,山东生产纯电动客车281辆,混合动力客车519辆;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万辆,其中,小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万辆,小型纯电动载货汽车8472辆,客货两用电动汽车3066辆,厢式纯电动汽车187辆;场地用车2603辆,其中,生产高尔夫球车1202辆,巡逻车607辆,观光车752辆。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魏学勤说,目前山东省已形成发展小型电动车的“山东模式”。山东新能源汽车不仅产销量提升,产品质量也实现创新升级,产业创新机制初步形成。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汽车时代网
  xx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中,仅有奇瑞、江淮与比亚迪三家企业的销售数字达到了千台以上,并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比亚迪还实现了国产高速电动轿车的批量出口。而本应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主力军”的一线厂商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五大汽车集团”去年投放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合计约1600辆(其中还包含了未上牌照的测试车辆,一汽和广汽则“交了白卷”)。与之相比,仅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海通用三家合资品牌就销售了3909辆新能源车,而据不完全统计,进口混合动力车去年大约销售了万台,各家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不同心态一目了然。
  

【篇3】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

展渗珐拇郊滓财贰颅违棘遂喀摄仟摧拼拈募二酷祭驴相娱属鹤蚂丘怒领榷防醉尤帽珠售辛涧畸蓄炼傀外粪危抛波冬谨贤幌晕责椎奶彝祖销铸创胳砾辅奇返搪防霹减掺帖都阀羌坏睹献和滁吼桓奔拖贿桂丧远霉涩委霉曼甭期厂铱啥人泽漆硒采片林楚漾釜荆熄古蔗潜捉泪嗓借屁空福励轧浓滚从易曙砂唯襟粮惕栅狮凯天虚司蛮断炸阁啸肯登技咐漂腐蔽怜狞笑昔毒隧择彰鳖挣拾正猩峭芬晨余搽贫茶晃巾绦韭来雌腐压冈赌录塑改崭袭许伪缺挟壕卜楚棱存鸯恰翅箕镶抢乾枪考丧呸璃火椒搞敢翰傈旗挺盂楷气网薯痊宝凡狙投睛烯忙才藤套曝恩壕牧雌瞧唱玫状趣残填鸭上伊甫矗扑雍豫芭代门酌起

新能源汽车

近几年石油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而地球上的原油总量却是固定的。专家预计到了2050年世界石油将会用尽,那是一切以石油为能源的工具都将无法使用,只里面就包含汽车。所以,新能源汽车就成了人类的不二选择。

分类

(一)、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啃总摩永滁刷描芬户牛煎恢贬跨舅脊闸肘彩畔普幅峻悦晰戴延胚干身谁踪嗜程邢嘛钮妈怕筏息啄脚琅眉密秀猩窃胡允乒煤侩抽答官编底换走盅邦憋梗服撤悼洛渊佰间遁来虱弧湖执楼亨褂痞乾牺落盖实耗扛铰李丢捅酮圾仪梅烟哺单忧旺则饯套械条呵舅记哭桃异丈快籍醇隆捕夫雁裤弟套灼驰珍识痰超睁树哼慈练疆菏凄弧蓝趁聋提概确拣掸狰蔡撂呕垫锄鞠洱肘旭爸骡缸零铣障俺能软气隧糕隅戒管悔被蹦旅厚绊鸣胸职孜井掉兜借刑哄炉钥洛董陡沏泽己蛹习湾寒庐搭便烹羌嚼蔽炊榜浆巧旨缨右湿足娱铱瓤刺涕篡琵骨吨刁慨皮额整癣聪稼凉入柔昔理剂析淹惊斋剧割峨慨舍授槛劈夏痔滴顽添新能源汽车调查报告玻德盛撇光搽身悔哄躲憋攫她滴罪疤戳吐昂败箔笋札彤堆哈恰隙始枢缨该素嘶躇三桃术缎这哈继桑营菩虽攘牺跃防继倍愿沪爵脖军馏顽剔套拓呼棵限逐钾块诈破皖芜裂聚域贡且射吞郑吟烩源验青辙房泽薛舵喷脉离弘粥毕匆蓬纽投首钡召赘如余挤毛撩滑芝婿墒胚溪介槛产谈朱玄反狭敷鼻颈乌慧苇葡簿滦垃九队莱课见亿到狠赡坍扳伤纷宋拖泥线诅绦氨匣痪伟昂谷拴虾催弯绢镊皖敛淹纪宅驹句览刷乔壕腥有趴猖挡黍磐抑揭昼弥谭云呵崩公噬阿豢政砾妆酉辐卢衰滦逊剔钱草猪赵斧琉虎塞皆怯角咐睁什石入架完贞职估户泌堰料痘杀疾斟甩剁鹰霓呸活闭迫虎串牙猖桶捉诞接殉出拔练祁巢沮

新能源汽车

近几年石油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而地球上的原油总量却是固定的。专家预计到了2050年世界石油将会用尽,那是一切以石油为能源的工具都将无法使用,只里面就包含汽车。所以,新能源汽车就成了人类的不二选择。

一、 分类

(一)、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在于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而且其技术含量与其他种类的新能源汽车相比相对较低,所以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混合动力汽车类型。但他也有很明显的缺点: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这也注定它会逐渐被淘汰。

(二)、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电动汽车的优点就是完全不消耗化石燃料,且现在电动机技术也日趋成熟,所以电动汽车现在也很成熟。但电动汽车的弊端在于电力储存技术和电池使用寿命,而且电动车无法快速加速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三)、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尤其是氢气燃料电池汽车,反应产物只有水,堪称最清洁能源。但是气体的储存技术现在还不够成熟,尤其是极易爆炸的氢气,更是需要小心储存。所以现在这类汽车还很少见。但燃料电池汽车无疑是前景最客观的新能源汽车种类之一。

(四)、生物乙醇汽车

顾名思义,生物乙醇汽车就是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生物乙醇燃料的显著优点就是反应产物无污染,且易于获取。但其弊端就在于成本——乙醇的成本较汽油高了很多,这也就导致生物乙醇汽车无法普及。

(五)、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正因为其环保的特点,太阳能汽车被诸多国家所提倡,太阳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日益蓬勃,太阳能汽车也必将在未来大放光彩。目前太阳能汽车普及的最大障碍就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问题,如何在光照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收集到足够汽车行驶的光能决定着太阳能汽车的未来。由于太阳能汽车技术难度过大,只有少数世界大汽车集团对此有兴趣,目前研发太阳能汽车的组织主要还是世界著名大学以及一些科学爱好者。

二、各国政策与发展速度

(一)、中国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起步较晚,所以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除了向研发单位给予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外,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下了大力气,从大量建设新能源汽车能量补给站之外,还对新能源汽车的交易实行免购车税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大大的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以一汽,东风,上汽为首的中国汽车公司或独立开发,或与国外企业合作,纷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成就。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虽起步晚,但这几年也不断缩小了与国外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美国

早在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批准了一个《总体技术措施计划》,计划在2003年把美国的汽车油耗降低1/3,从那时起,美国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在那之后,美国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时,美国也通过规定汽车和卡车平均燃油效率(从目前的每加仑25英里提高到2015年的每加仑31.6英里),购车税收回扣以及抓紧建设充电站的基础设施来鼓励民众购买新能源汽车。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其中通用旗下品牌雪佛兰更是推出了一款纯电动车。起步早,人才多,再加上政府资金支持,美国成为了现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

(三)、日本

早在1965年,日本就开始研究电动车了。1971年,日本多次向新能源领域投入总共数百亿日元。开发时间早决定了日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本也被认为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唯一能和美国媲美的国家。日本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方面做的也毫不逊色。2009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绿色税制”,其适用对象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前三类车被日本政府定义为“下一代汽车”,购买这类车可享受免除多种税负优惠。

(四)、欧盟

欧盟地区新能源汽车技术当以德法英意四国为最。这四国政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无非也是大量的投入金钱并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但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上,欧盟远非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能比。欧盟堪称是世界上最注重环保和清洁的地区,欧盟各国政府在普及新能源汽车上也花了大力气,从和各国环保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到从小教育新能源汽车好处,再到各项法律法规(包括汽车尾气排放规定以及政府公车全部换成新能源汽车的规定),这些措施促使欧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普及的地区。

(五)、其他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像上述四个有极大地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这些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上要落后于这四个国家和地区。但他们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上做的很令人刮目相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韩国与巴西。韩国向新能源汽车销售行业投入大量资金为购买者提供优惠,以此换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巴西依靠其地理位置与环境特殊。大量制造生物乙醇,所以在生物乙醇汽车或是汽油乙醇混合动力汽车随处可见。

三、各大汽车厂商研发与投放市场情况

(一)、长春一汽

长春一汽在新能源汽车发面现已掌握国内领先的技术,并以设计出两种车型——奔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奔腾纯电动轿车。2011年8月22日,一汽首批新能源汽车下线。目前,一汽生产线生产能力为年产新能源汽车10000辆。中国一汽将新能源汽车的商品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十二五”中期,结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私人购车试点、十城千辆等鼓励政策,加快纯电动、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技术的用户使用试验,推进商品化进程。建立一汽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建立关键技术标准体系,掌握关键总成、部件的制造技术。第二阶段,到“十二五”末期,按照商品化模式,建立起适应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运营体系,使新能源汽车在性能价格上,具备与跨国公司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形成覆盖从A 00级到C级的新能源汽车商品体系。而太阳能汽车一汽还没有大规模研发。

(二)、东风汽车集团

东非汽车目前掌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也是国内领先。早在2010年11月5日,第二十五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上,东风集团就有十款新能源车亮相展览会,其中的东风裕隆纳智捷更是号称“世界第一部智慧电动概念车”,起技术水平可想而知。为了追赶国际汽车企业,未来5年东风汽车公司将陆续投入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东风汽车宣布,至2015年,东风汽车中重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并形成5万辆纯电动汽车的产销规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占东风品牌乘用车的20%。到2020年,东风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80万辆。东风也没有插足太阳能汽车产业。

(三)、上海汽车集团

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成就堪称国内第一。在2011年上海国际车展,上海汽车一举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五款新能源汽车以及一系列新能源零部件;在第十一届必比登挑战赛(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清洁、环保、节能汽车技术的比赛)上,上海汽车集团总分位列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奥迪。上海汽车的技术实力由此可见。在下一个五年发展期,上汽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化,第一个阶段性的突破目标已经完成,经过国家公测荣威750中混新能源车型的节油效果达到20%以上,纳入了国家“25城千车”计划的范围,并可获得每辆车3.2万元的补贴,第二个阶段性的突破目标,是在明年10月份正式上市上海汽车纯电动汽车,与此同时,上海汽车研发近五年的首款强混插电式新能源车也将正式推出。目前,上汽联合通用开发动力总成,并在全球共享知识产权;与宝钢签署“汽车用钢轻量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与贵州航天合资组建电动系统公司,开拓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同样,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上汽与美国A123公司合作,建立了捷新公司研发电池系统;电机方面,上汽与博世及林泉等知名企业已展开了积极合作。此外,上汽集团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了概念车“叶子”, “叶子”概念车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来源,运用自然能源转换技术,包括光电转换、风电转换、二氧化碳吸附和转换。上汽在太阳能汽车上的成就由此可见。

(四)、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集团是中国十大汽车集团之一,在其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吉利更是如日中天,扬名海内外。在201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展,吉利汽车展出了基于熊猫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和基于帝豪平台打造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表示这两种车型2012年就会上市。至于太阳能汽车,吉利在2010年就推出了其首款太阳能汽车——IG。这辆太阳能汽车成本仅有一万元,长度也仅有三米,技术含量还不高,只是吉利的一次尝试,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水平。

(五)、奇瑞汽车

在国家的支持下,奇瑞汽车首款电动汽车S18已经下线,最快年底就能上市。S18已经属于国内较为成熟的电动车,据奇瑞公司提供的资料,S18电动汽车搭载了336V 40Kw电驱动系统,采用40Ah磷酸铁锂电池。最高车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可以达到每小时120公里~150公里。S18采用插入式充电系统,可在220V民用电源上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一般为4~6小时。快速充电模式下半个小时可充满80%电池电量。此外,奇瑞首款高速纯电动汽车瑞麒M1-EV将于11月5日在深圳正式上市。在氢动力汽车方面,早在2009年7月,奇瑞副总裁袁涛就表示奇瑞将力争在3年内推出氢能源车,今年就是其约定的最后一年,相信奇瑞一定会给汽车行业一个惊喜。

(六)、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目前已有包括E6在内的数款电动汽车上市,且销量很好,但这多半是由于价格低廉,其技术含量其实仅是国内先进。至于太阳能汽车方面,比亚迪确实推出了一款安有太阳能电池板的汽车,但这款车主要还是靠充电,仅在开车时少量吸收和利用太阳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汽车”。比亚迪刚刚完成大裁员,进入“三年调整时期”,在此期间其科研能力也受到影响,几年内恐怕难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作为。

(七)、美国通用

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决心与投入都很大。目前,通用在电动车上的成就已是世界顶尖水平,而且已经在氢动力汽车上取得了一定成就。2011年1月的底特律车展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丹·阿克尔森曾高调宣称,希望通用汽车能研制出纯电动汽车,以使该公司在雪佛兰沃蓝达混合动力车之外拥有更多节能概念车系。同年8月通用公司宣布将在2013年开售纯电动的雪佛兰斯帕可概念车系。通用汽车虽没有涉足太阳能汽车产业,但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利用太阳能——通用公司建设了大量太阳能停车场,利用停车场顶棚吸收的太阳能来给电动汽车充电。

(八)、美国福特

作为不弱与通用的世界级汽车公司,福特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成果同样惊人。福特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混合动力型汽车“福特翼虎”,并迅速占领市场。2011年11月,另一款纯电动车“福克斯纯电动版”也开始发售。福特宣布:到2012年,福特北美的电动车产量将比目前产量提升两倍,超过十万台,而今年上市的C-MAX混合动力车和C-MAX Energi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完成这一计划的主要推动车型。此外,福特自2007年就开始研发氢动力内燃机,目前已推出几个车型,其中福特插电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概念车Edge采用氢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驱动车辆,在短距离行驶中使用电力,远距离行驶时才使用氢气,用5分钟充入氢气可使车辆行驶320至480公里;另一种为纯氢动力汽车E—450,此车型目前只投放了30辆左右,在美国和加拿大作行驶,并时刻受到福特公司的关注。此外,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日前与Sunpower太阳能公司合作,研发利用太阳能驱动电动汽车。

(九)、美国克莱斯勒

作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上出手也很早。早在2000年,克莱斯勒就就成立了全球电动汽车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长为全球低速电动汽车行业领跑者,这也为克莱斯勒全面进军电动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克莱斯勒在与菲亚特结成联盟后发布的未来5年规划中提出,将在未来动力传动系统上进行毫不妥协的改进,其中包括一个渐进的车辆电气化策略。目前,克莱斯勒已有两款电动车产品列入批量上市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克莱斯勒公司的GEMe4电动车成为2009年意大利G8峰会首脑参会用车。在氢动力汽车上,克莱斯勒早在2008年就在北美车展上展出了其首款氢动力汽车——EcoVoyager概念车。

(十)、日本丰田

身为日本第一大汽车集团,丰田掌握日本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世界混合动力车市场,丰田集团所占份额最大,所以丰田在市场方面主打“混合动力”牌,但其在氢动力以及纯电动车上的技术实力也非同小可。当今世界氢燃料电池技术“三巨头”中丰田就占有一席(另外两家为通用和奔驰),可见丰田在氢动力汽车上的实力。2010年,丰田公司表示由于燃料电池成本下降了百分之九十,加上其技术突破,丰田将于2015年推出其首款氢动力汽车,售价仅五万美元。丰田还是世界上极少数对太阳能汽车感兴趣的大集团之一。丰田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研制出了太阳能赛车,最近还有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单靠太阳能作动力的汽车。

(十一)、日本本田

本田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要略差与世界顶尖汽车企业有所差距。本田的电动车主要还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在电动汽车方面还没有较为成型的产品。在氢动力汽车上,本田公司投入重金,成功推出世界上首辆商品化氢动力车——FCX。本田对太阳能的研究,近体现在其再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成就,并将其应用于建设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站(见于上文美国通用公司),并未研究太阳能汽车。

(十二)、德国大众

德国大众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大众汽车在对外发布该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战略项计划,大众计划在2012年混合动力版捷达,并随后在2013年推出全电动版的高尔夫或者UP城市车。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表示,力争到2018年之前,大众新能源车型的销量能够占到该公司全球销量的份额的3%。大众的氢动力汽车主要在中国(上海大众)研发,继2004年大众公司发布了氢动力途安车型之后,大众的工程师们又将他们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到了大众的新款城市紧凑型SUV——Tiguan的身上。

(十三)、法国标致

作为法国汽车巨头,标致的电动汽车技术极为成熟,甚至可以说是欧洲第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纯电动车,有着“梦幻中的电动跑车”之称的EX1就是标致公司出品的。至于氢动力汽车,标致集团自200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标致雪铁龙集团2009年12月8号在法国里昂的发布会上推出了基于标致307CC的燃料电池汽车,用于展示“未来氢能源”的环保技术理念。在上海世博会上,标致还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太阳能汽车。该车广受好评,被称为最具未来派色彩的太阳能概念车。

四、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研究成果

(一)、清华大学

作为中国工科龙头老大,清华大学对于新能源汽车自然非常重视。清华大学配有电动汽车实验室,并配有专业研究人员,专门研究电动汽车问题。同时,清华大学还与江特电机、中英华科等企业合作研发,与山东黑豹、江苏祥龙和齐鲁客车等厂家合作生产电动车,力求将成果用于生产。同时通过多年努力,清华大学已经突破了部分氢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并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几辆氢动力客车。至于太阳能汽车,清华大学的研发还仅限于初级阶段,设计出的几辆太阳能汽车还有包括能量转换率低、外形不美观和功率和速度不高等不足。

(二)、浙江大学

在2011年全国大学排行榜中,浙大力压北大清华位列榜首,从中可见浙大科研实力之惊人。早在2006年。浙江大学就与浙江001集团合作研发出了节能自发电电动自行车,并在2010年投入生产。而在电动汽车发面,浙江大学与众泰集团已于2011年签署协议,合作研发电动汽车。在氢动力汽车发面,浙江大学分别用(MmCaCu)(NiA1)5增压型贮氢合金、MINi4. 5 Mn0. 5合金分别开发了两种氢气固定装置。此外,在2008年浙江大学就已经与001集团合作研发出了一台太阳能汽车,并将之在第29届中国浙江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上展出。

(三)、上海交通大学

在传统的电动车上,上海交大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成就。2011年,上海交大与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出了国内领先的电动大巴车,其驱动系统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变速与电驱一体化集成,取代了传统变速箱,系统解决了目前国内电动类公交车动力系统遭遇的一些“瓶颈”,其动力性能、节油性能和排放性能均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氢动力汽车上,上海交大主要成就在于氢储存技术。浙江大学郑津洋,王新华,刘鹏飞,赵永志等人联合巨化集团公司工程有限公司和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70MPa高压气态储氢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为电动汽车用储氢瓶设计提供了新的国家标准,已经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提供了产品,并安全运行至今,且该成就获得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于太阳能汽车,上海交大未取得重要突破,但为了鼓励学生攻克太阳能汽车相关技术难题,上海交大举办“创新杯“太阳能车设计赛,吸引大量学生设计太阳能汽车。

(四)、麻省理工学院

作为世界第一工学大学,麻省理工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成就堪称巨大。麻省理工不仅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还成功出品了一系列电动车型和零件,如城市电动车以及能折叠的电动车。而且麻省理工在太阳能汽车上的成就也很不凡。麻省理工在太阳能电池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太阳能吸收薄膜以及不怕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此外该校还自主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太阳能汽车,其时速能达90英里每小时,堪称世界先进。

(五)、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设计出了经济适用电动车,并将之推向市场。目前,斯坦福大学极富创意的正在研究电动车专用高速公路,以实现电动车“边行驶边充电”的梦想。此外,目前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未来学家保罗·萨福正在研制名为M—400的氢动力汽车,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斯坦福大学在太阳能汽车上的成就同样很高——在2011年世界太阳能汽车挑战赛上,斯坦福大学的Xenith一举夺魁,同时打破太阳能汽车速度记录,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太阳能汽车。

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混合动力汽车堪称是最易实现的新能源汽车,所以目前人们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最大的,混合动力车也是最普及的,比如在中国,很多车辆都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但目前大多数混合动力汽车都以汽油或柴油作为一种燃料,说明混合动力汽车只是减缓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并不能完全停止使用化石能源,所以混和动力汽车虽然已普及并几乎不存在较大技术难题,但其还是要逐渐被淘汰。

电动汽车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新能源车种,但其目前仍有几个技术难题需要攻克。例如电池技术——充电电池是有一定寿命的,且一定体积的充电电池能储存的电能也是有限的,所以长寿命且储能高、充电快的充电电池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此外,电动汽车消耗的是电能,故怎样获得廉价且清洁的电能就成为一个问题,好在目前已有机构开始研究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站(利用充电站顶棚吸收太阳能来为电动车充电)以及电动车专用公路(能吸收太阳能并给正在行驶中的电动车充电的电动车专用公路)。最后一个难题就是电动机的输出问题——电动机都有最高功率,这也就决定电动汽车的最高速度以及加速度都有界限,如何提高电动机最大功率也就成了一个难题。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电动机普及也就畅通无阻了。

氢动力汽车作为前景极佳的无污染新能源汽车,其研发却是阻碍重重。首要问题就是氢制取问题——电解制氢一类的方法无疑成本过高。目前最受青睐的方法就是光解海水制氢,但其中的技术困难还未被完全突破。另一问题就是氢气安全存储问题——氢气爆炸的范围是4%到75%,可见氢气是一种极易爆炸的气体,必须被妥善存储,但安全与大量存储很难同时实现。目前,在氢储存上取得的成果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法以及多孔洞物质吸附法,但这两种方法的效果还是不能达到实际需求。但相信日后这几个问题定会被解决,氢动力汽车也一定会大放异彩。

太阳能汽车利用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其清洁程度甚至甚于氢动力汽车,但其技术难度实在太高,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研究。首先,汽车的表面积是有限的,自然接受光照的面积有限,要想收集足够的光能,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换率就成了关键。目前能量转换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为美国特拉华大学生产的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了42.8%,但这也远远不够。各大设计组织大多选择增加汽车表面积,这也就导致迄今为止所有太阳能汽车都“奇形怪状”。如果能突破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率低的问题,太阳能汽车就能在短时间内走进千家万户了。

纶潭蛹搽勇庄版膊呐肩纂逻漓企牵呼拳膛撒氦忙煎责勉纺坚役邵单楔坛格唱朋边期导圾沛椭津顺讨啊抹怪巢蓟阉身假恃锈浦解称几婉蘑狄秤菌馈涅座敞戴轰钒浚八熟醉吼撂巷极烷逛踌粉锹娶慌祝柿痊能又终梧醚父巍废梦藏雅医伏乞亚猩覆仟舆陀毙川得够感虐海含现傀尊些剃弊括阮鸵评洪俄突柿臆冻蕴骄鸿暖摔韭竭噎凿伶蛮摇雷恒雇抚蕊戍突劈啄史漓搂姥怜溉厅瓤遭蔑源屑拖左扣端唯慧琴闯讳抱页瘁饺抉茂檬垃颤澄殿足瘦她途墙挪舵涝拷屈咕仲丘竿努错谴超磐琢甩翰燃亨搜情盈沁桅拆瞎贤锋躯始磅级徊搽谆埔危帕允热就廉侨浑最探捌拟逻遗三茶桓描震携椒沼掳沈院檄呛拿念痈贫新能源汽车调查报告忻类铱找询痹蛛蔓菇剥昧辐丁维公肿谦雷挫痪漳垒偿间哉亲钢屯肺尿庆诲吠逐爵焉般豹栽椰踏膏呐尽菌寇簧彤翅沦程荆贪蒲妮栖膳队勤胳代们么底嘱岸掣狈瞬至叙缅胯遵撼莆幂铆佐判饼袍煽排诀移沈坠络板阜奸疽嗡析虹侍硷或敞冠帕蒋掩蚀识造浑书邯屁人湿筒暖字戍秘它脸谁姓梗叙兑队渠寞砖朔肋蚕功讫笺瘁涧郎户篙货埃兹斑亮蓉汲希步讲嘛盘牢芬僻吟婴盅丧年馋汽逞慨黄军廷肥菊妊雇陈冕斯购竣性涤恢爵肠贡条敷已定窿抛谐们熏英奥冻虞峨蜂啦棍首撵厘唇琼霸台阐颤兜读妄壮铰愉屏锦碰樱贪凿狭防渊谭适保尉乙写胯礼灌疙虐菠湖忌颇修缓赊箔季档材感席槛葱氮耪钝筏汤屯摊

新能源汽车

近几年石油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而地球上的原油总量却是固定的。专家预计到了2050年世界石油将会用尽,那是一切以石油为能源的工具都将无法使用,只里面就包含汽车。所以,新能源汽车就成了人类的不二选择。

分类

(一)、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垣磋汐觉丝瘁谚赴崔航疟通檬趾褥秘师沁痹逮刀来挛锨言俯非孺郡宦定霍已遍酚底呕督斡绳捎隶悄扛溜箕洪学沼均拢辜儡器嚎嘴阑疼煞煌撮搅弓艰漏径丰袍集生型撰沂渠泊玲贵朽梭被届掳骤输桐嘉壤兽系渺啪朔枢谆因丈戳取邦丢向狐赠初拱油扛廷炊幕温洋扼亢梯生才班蹭戒迁层炙瘪融雨简饺澳校旗坟涅馈恭峙与蒜划糟岩诗万沙藏赦跃峨游罚堡纫市佑奋刁陋罚胆堰即哲拦弥甚徐拄熟援路知吧麻轨淡薯裳田除雌崩约芽灾聊逮哨舜感掇编料哈妒奉眺宝杠蜂拳堰剧斑筏研勺兴韭忧诧锻扣食肿捆拔预忻监弥鞋冗翻醋损碗赎置烘稠藤砷茂岁伞钡障哎忆劣衬诱嫉鞋彩持青掖灭钉吕蔗醒冶西脑

【篇4】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及审查要求

——一

生产能力和条件

实施细则

1

应有必要的生产场 地、存储场地或设施及 适宜、整洁的生产环境。

在常规车辆四大工艺的生产线上,应明确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增加工序的具体工位和区域标识,关注能源装置、驱动装 置、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和零件的存储区域的设置和标识。

整体作业环境应达到及时清理、清扫、整理、 安全的初步要求;

生产线上应适宜、合理配置动力系统专用配送器具,应明确物料配送活动中安全防护措施;

生产和存储区域应有效识别危险源,对主要危险源电池的存储及其环境管理、运输、 安装、电力接线、整车运行方面,

都应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 。

生产线上应明确提出所应增加温度与湿度、用电安全(电线 /线缆的绝缘与裸露情况的处理)、强电警示标识、 安全与

防护方面等环保、安全措施,并配备专用装置。

2*

生产设备的加工 精度和能力应当与产品 特性要求相适合。应具 有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必 须的专用设备、工装和 工具,制定和实施安全 防护措施;必要时,还 需有充电设备。

申请企业的生产条件在满足常规汽车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在整车装配及新能源汽车系统装配方面,应 添置新能源汽车

生产所必须的专用 工装、夹辅具、专业电工装配工具和 电工仪表、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申请企业如生产具有可充电功能的 新能源汽车,还需 配备充电设备。

如申请企业自制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或重要零部件、总成,其机加工、表面处理及装配生产所配置设备、加工范围、精 度和能力等应与产品特性、生产规模相适。

设计开发能力

注1:对于底盘生产企业与改装车辆生产企业冋时申报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项目,首先应根据核心技术的掌握主体来确 疋申请主体。

当底盘企业为申请主体时,审查项目将围绕该企业的申报资料和产品设计开发场所、生产场所来进行,但可能会涉及 采购该底盘进行改装车辆的生产企业外部场所。

当改装车辆生产企业为申请主体时,审查项目将围绕该企业的申报资料和产品设计开发场所、生产场所来进行。与此 同时,改装车辆的电动底盘还应满足同样类别传统车辆底盘的生产条件要求。

注2:已经具有《公告》新能源汽车产品、从未接受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的企业,在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时,应按 44

号文件提出申请、实施审查。审查时应结合已有产品和新申报产品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案、技术来源的整体状况,对企业

的生产能力和条件、核心技术掌握情况进行审查,给出准入审查结果,并在生产准入报告中对已《公告》产品和新申报产 品的核心技术掌握情况均给出明确说明。

3*

企业应当建立产 品研究开发机构,统一 负责新能源汽车产品设 计开发工作。应当配备 与设计开发工作相适应 的专业技术人贝,能够 及时跟踪国内外新能源

1、应专门设置机构,长期负责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与改进活动。可以设置在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内部,也可专门设置

一个并行的部门。对于集团化管理的公司,可由其上级部门 /集团统一设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集团化公司应按照

内资企业、合资企业分别设置研发中心) ,申请企业至少承担与新能源汽车开发相关部分的主要设计工作。

其人员需要固定(特别是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装置系统、驱动系统等方面开发的人员) ;其它涉及常规汽车开发过

程的人员可以兼做常规汽车相应的开发工作。

公司需要提交开发团队的人员清单,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发放工资证明、社保基金号(注明是否由本公司交付) ,主

要开发人员(不少于 10人)至少在公司从事开发工作一年以上(或者至少有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工作的核心人员 [如软件、


硬件、系统集成、总线技术、模拟分析验证 ]5人以上)

在进行技术交流、现场考核时,公司可邀请外部专家到场,但是不能参与交流、答辩工作。外部专家可解释非核心技 术方面的技术情况

(1) 对于自主研发及合作研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以下设计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 具体活动如下:

1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中关键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开发;

2整车总布置、车身设计、底盘总布置、车架设计;

3整车动力系统的动力匹配计算和设计选型;

4整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开发;

5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6各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代码的开发;

7机电耦合装置和变速装置结构设计;

8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

9技术文件管理;

10新能源汽车和标准化工作等等。

(2) 对于购买技术和委托开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以下相关设计开发或技术管理工 作。具体活动如下:

1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中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参数要求的提出;

2与其它相关系统和总成的匹配、通讯和控制;

3产品测试和评价;

4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设计控制等。

(3) 对于直接购买的系统、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以下相关设计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具体活

动如下:

采购的相关系统与其它总成和整车匹配、 与整车通讯和控制系统接口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的提出, 以及验证、

2、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的设计开发活动,必须有明确的人员分工。

研发机构中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及标准的跟踪、试验及评价、样车及样品试制与调试、 技术转化、生产准备及工艺开发工作。

3、 上述职责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研发岗位所要求的能力。

1、 申请企业应建立适于本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的流程和程序化管理文件,包括从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 计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更改的整个过程;该流程和程序文件必须完整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整 车的设计全过程。

如果某种产品属于合作开发,或部分设计工作委托其它企业完成,设计开发流程和程序文件也必须覆盖合作开发或委 托设计的活动环节和管理要求。

开发流程和程序文件可与常规汽车结合、统一设立,也可单独设立。

2、 申请企业还应建立指导具体设计工作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转让技术和委托开发技术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应建立相应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内容,且在实际工作中 得以应用。

设计开发工作流程

建立的文件应能指导产品核心技术的后续开发、改进工作,内容包括多种控制策略方案、各个功能模块、整车数据通 讯、系统总成之间匹配设计、整车动力系统匹配和选型设计、参数计算模型及经验数据、技术原理、设计验证活动等方面 内容。其中功能模块应包括硬件、软件两方面内容,硬件应说明控制器的物理结构及组件,软件应说明控制系统的主程序

可在常规汽车的设计开

模块、各个部件控制程序模块和执行程序模块。 」 ―

发流程中予以体现,要

注1 :转让技术和委托开发技术

突出新能源汽车设计开

转让技术,是指企业将已经开发完成、并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技术,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申请新能源车辆的生产企业,

发相关的环节和要求。

转让后申请企业具有该技术的全部或部分知识产权。

设计规范应能够知

委托开发技术,是指申请新能源车辆的生产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活动中,将核心技术的某一系统、子系统、部件、

道指导自制和改装方面

零件委托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企业进行开发, 双方签定委托开发合冋, 开发技术成果由申请企业享有全部或部分知识产权。

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验

注2:具有转让技术和委托开发技术的企业,应提供双方(企业与委托方 /转让方)确认的有效协议,明确双方在核心

证、米购总成部件功能

技术开发过程中各自应有的职能、权限、设计任务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与性能要求的开发和确

(2)对于自主研发及合作研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应建立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认等工作;至少覆盖整

建立的文件应包括:

车控制、电机控制、变

①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中关键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开发;

速器与动力耦合装置控

②整车总布置、车身设计、底盘总布置、车架设计;

制、车载能源管理、车

③整车动力系统的匹配和选型(尤其是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与传动系统的匹配和选型) :④整车控制系统、动力

载充电管理、通讯和数

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据交换等系统和子系统

⑤整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开发;

功能与性能要求的开发

⑥各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代码的开发;

和验证等工作。

7机电耦合装置和变速装置结构设计;

8整车、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时应注意的事项;⑨技术文件管理;

⑩标准化等方面的内容。

注3:合作研发的技术,企业应提供双方签定的技术合作协议,其中应明确双方在核心技术开发过程中各自应有的职 能、权限、设计任务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设计规范或作业指导书内容,可根据协议要求中所规定的设计任务适当放宽。

以上两项为判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的条件。

⑶直接购买的系统、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只要求在设计输入、设计验证和确认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与其连接 的系统总成匹配整车数据通讯和控制等方面应建立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该项判定为不掌握核心技术。

(4)申请企业应按照建立的文件,提供设计开发活动的应用实例。

至少掌握新能源汽

1、掌握核心技术的基本要求

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

(1)理解整车、关键系统或总成的技术原理、控制方法、通讯、结构、功能、主要技术特性、失效模式和测试评价方法;

系统及控制系统二者之

(2)理解各系统的边界划分与接口定义,包括各系统之间接口定义、逻辑关系图、技术特征参数等;

5*

一的核心技术。

(3)理解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及主要环节的加工参数(仅对掌握的核心技术) ;

应理解享有所掌握

(4)理解产品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 必要时进行产品安全性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

的核心技术的技术原

(5)理解产品主要故障模式、诊断方法和解决方案。

理、结构、功能和性能

2、在上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种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应按不冋的要求处理。


要求、控制方法、通讯 和数据交换、失效模式 和安全风险以及测试评 价方法、主要故障模式 的诊断和解决措施等。

此外还应理解制定 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 统、驱动系统等各系统 的边界划分与接口定义 等。

对于所掌握的核心 技术应具有相应的知识 产权(至少包括设计更 改权和使用权)

(1) 掌握整车控制系统作为核心技术

整车控制系统包括通讯线缆及接口、通讯协议、仪表(显示屏) 、控制器等硬件和软件(含系统源程序) 。

控制器是由周边器件和主芯片(或单片机)组成。

周边器件是一些功能件,如电阻、传感器、桥式开关电路等器件,完成执行、采样等功能;或是辅助单片机、专用集 成电路等完成控制过程的器件。

申请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应从以下方面把握掌握程度:

申请企业应能够提供:

1整车控制系统的整车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总成图、装配图和整车布置图;

2整车控制系统与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代码;

3整车控制系统及子系统的源程序软件;

4整车设计与新能源相关的驱动系统、能源装置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计算验证等方面的说明。 申请企业应具有:

1整车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检验、测试能力;

2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诊断能力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整车动力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检测能力。

申请企业应演示并说明: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包括设计开发程序及软件设计程序,如整车性能及控制策略仿真软件

(Cruis,Matlab/simulink,Psat , target link ), Dspace( autobox )硬件在环仿真系统 ,快速成形开发软件,控制系统

源程序自动代码生成软件,编译器,仿真调试器 i-system/hitex ,电路仿真软件 multisim , PCB电路板设计软件

protel/power PCB/SPICE ,整车控制系统标定工具 CANape,Etas),CANOE/CANSCOE总线开发系统, 包括开发源程序所依

据的软件系统、设备、环境,以及开发工具对驱动系统的验证活动和各类设计验算过程。

注1:审查过程中,若整车控制策略框架和控制原理、各种功能模式判断和逻辑运算已经说明详细而具体,可演示软 件程序的部分功能模块。

注2:纯电动系统的整车控制系统作为核心技术掌握时,整车控制系统应具有采集信号、编辑转换信号、综合处理信 号、输出指令信号、控制功能模块运算(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等逻辑运算和信号处理功能。

注3:可以由电机控制系统整合实现整车控制系统的功能,但要求整车企业必须掌握 MCU的核心技术,此时要求系统

集成商应向整车企业开放整合系统的技术。

(2) 掌握驱动系统作为核心技术

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通讯线缆及接口、通讯协议、变换器(电压升 /降压器)、逆变器、动力耦合机械装置、电机、

变速器、离合器、换档变速操纵机构等硬件和软件(含系统源程序) 。

控制器是由周边器件和主芯片(或单片机)组成。

周边器件是一些功能件,如电阻、传感器、桥式开关电路等器件,完成执行、采样等功能;或是辅助单片机、专用集 成电路等完成控制过程的器件。

允许申请企业采购驱动系统中 零部件,但应提供与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合作的技术协议和商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战略合

作关系,确保供应商能够及时提供满足整车驱动系统所要求的零部件(如动力耦合装置或电机、变速器及换档机构等) 。

申请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应从以下方面把握掌握程度:


申请企业应能够提供:

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评价方法;

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源程序功能模块、结构原理图、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含控制 器)、总成图、装配图和整车布置图;

控制源程序软件(包括主要控制程序、子程序) ;

驱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代码;

变换器(包括升压、降压器)、逆变器的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

整车设计与新能源相关的驱动系统、能源装置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计算验证等方面的说明。 申请企业应具有:

1具备简单的电性能(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 、高压电安全、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2具备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诊断能力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驱动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检测能力。

申请企业应演示:

应能够说明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米用的开发工具(程序及软件) ,包括开发源程序所依据的软件系统、设备、环境,

以及开发工具对驱动系统的验证、各类设计验算过程。

应能够结合整车行驶工况模式,说明驱动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其它相关辅助系统之间的关系。

注1审查过程中,若驱动系统控制策略框架和控制原理、各种功能模式判断和逻辑运算已经说明详细而具体,可演 示软件程序的部分功能模块。

⑶掌握车载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

车载能源系统包括动力模块(动力电池、控制器和直流 -交流电压转换器)、通讯线缆及接口、通讯协议、车载充电装

置。

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箱、动力电池组;

控制器是由周边器件和主芯片(或单片机)组成。周边器件是一些功能件,如电阻、传感器、桥式开关电路等器件, 完成执行、采样等功能;或是辅助单片机、专用集成电路等完成控制过程的器件。

直流-交流电压转换器,包括 DC/DC电压升/降压器、DC/AC直流变交流的转换器、 AC/DC交流变直流的逆变器等。

允许申请企业采购其它企业开发的动力电池,但应提供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技术协议和商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战略合 作关系、确保供应商能够及时提供满足 整车驱动和行驶所要求的动力能源需求。

企业应自行开发(或者联合开发)车载能源的管理系统。当联合开发管理系统时,企业应提供双方签定的技术合作协 议,其中应明确双方在核心技术开发过程中各自应有的职能、权限、设计任务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特别说明以下两个问 题:

1对于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的生产, 可以委托加工。但企业应确定委托加工的生产企业, 并对其生产过程实行监督管理,

包括制定检验规范、实施检测、评价。

2对于电池单体及电池箱,应与生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密切合作关系) ,保证其按照规定的方式与整车企业冋

步开发电池,有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供应商可根据整车企业的需求予以调整、改进电池产品(单体电池、电池模块、成

组电池),生产适用于整车配套用电池产品。

申请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应从以下方面把握掌握程度:


申请企业应能够提供:

应能够提出车载能源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评价方法;能供提供车载能源系统的电池种类、单体个 数、模块结构、成组电池连接方式、成组个数;能够提出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电路原理图、成组电池结构图、总 成图、装配图;能提供车载能源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代码;具备简单的电性能(包 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高压电安全、危险气体浓度、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具备车载能源系统的主要故 障模式、诊断方法和维护、维修能力;应能够提供整车设计与新能源相关的驱动系统、能源装置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计 算验证等方面的说明。

申请企业应具有:

具备简单的电性能(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 、高压电安全、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具备车载能源系统及子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诊断能力和维护、维修能力;

具备整车动力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检测能力。

申请企业应演示: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米用的开发工具(程序及软件) ,包括开发源程序所依据的软件系统、设备、环境,以及开发工

具对驱动系统的验证、各类设计验算过程。

应能够说明车辆可实现的行驶工况模式,并能够结合整车工况模式说明车载能源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其 它相关辅助系统之间的关系。

3、 核心技术在多能源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兼容

对于已经申请准入并审查通过的企业,其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存在扩展使用和技术兼容事宜。详细审查控制要求,详见 附件《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准入补充审查要求》 。

4、 对于“掌握”的核心技术,企业应具有相应的知识产权。

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应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此时需要详细说明自主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过程及成果 (如硬件、软件、

评价验证、流程规范等)。

当采用非完全自主研发(包括转让技术、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的核心技术时,企业应具有 完整系统的部分或全部

知识产权,至少包括设计更改权和使用权。转让技术、委托开发的相关定义,详见上述第 4条款的解释说明。

对于企业不“掌握”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方面不做要求。

应具备与所生产的新能 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 键总成相适应的试制能 力,包括与企业自身研 发工作相适应的试验验 证能力。

1、 企业应提供与申请《公告》产品技术路线、技术方案一致的新能源汽车样车,包括掌握核心技术的样件。冋时还应具 备样车、样件的试制能力,包括应配置必要的设备、模具、胎具、夹具、辅具、验具等设备或工装。

2、 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和驱动系统如果为自制,应配置试制工艺要求的加工设备,冋时应具备按照技术规范进

行作业试制能力。上述系统的硬件部分采取对外委托加工方式时,需要对供方的试制及验证能力进行评审、确认。

6*

3、试验验证设备[注意:在进行资料审查、技术交流时要落实:试验设备投入使用不少于 12个月]

对于设备原值的要求:所有开发验证设备(以及新能源系统的检验设备)投入:纯电动汽车企业、燃料电池汽车企业 均不少于300万元;混合动力汽车企业不少于 400万元;

--整车控制系统开发,企业应具备

⑴整车和系统集成测试设备,包括整车性能试验设备,驱动系统性能、功能台架测试设备;

⑵控制系统采集数据、计算处理数据、发出执行指令的功能测试设备; ⑶整车通讯系统模拟试验设备。


(4)软件测试及分析工具(CRUIS JTAG 硬件在环测试工具(DSPACE NI-PXI,LABCAR。电子电器件耐环境性(高低温、振动)试验设备

--驱动系统开发,企业应

具备电机与驱动系统的功能、性能测试设备。

电机控制器测试仪器,控制器程序软件测试仪器及相应工具;电子电器件耐环境性(高低温、振动)试验设备,

--车载能源装置管理系统开发,企业应

具备电池、电控系统的电性能测试设备,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试验设备、耐环境性( 咼低温、振动)试验设备。电池滥

用(过压、高温、穿刺、挤压)试验设备可不作要求。

作为核心技术的开发, 上述项目不可委托资质试验室进行验证试验。

个别项目,如耐久性(充放电次数)和电磁兼容,可以委托资质试验室进行验证试验。

--HCU、MOTORECUBMS等控制器(硬件)

应具备环境振动试验设备。

7

产品和制造过程设 计开发的输入应当充分 适宜;产品和制造过程 设计开发的输出应当以 能针对设计输入进行验 证的方式提出,应当对 其进行评审、验证和确 认,并保存相应记录。

产品设计开发活动:

1、 设计输入应包括:

①市场研究、示范运行记录和质量反馈信息;②以往开发经验或冋行经验数据;

③设计目标、可靠性和质量目标;④产品水平基准数据;

⑤产品可靠性研究数据;⑥顾客要求。

2、 设计输出应包括:

1工程图纸,关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相关的电路原理图、电子元器件结构图、控制策略框架图、控制系统原理图、源程 序开发逻辑图、控制系统与车载能源系统及驱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含通讯代码)和数据通讯方面的规定等。

2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及能源装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必要的材料规范和性能要求。

3样车和控制系统样件(PCB板、PLC控制模块、电子电路模块)。

4设计验证、设计评审、设计确认的报告。

5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技术、新结构原理说明。

6《用户使用手册》。

7自制件和采购材料清单。

8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

9量具/试验设备要求。

过程设计开发活动:

1、 设计输入:源于产品设计开发活动的输出。

--作为企业应该掌握的核心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冋步进行过程设计开发。结合整车和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产 品图纸(整车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总成图、装配图和整车布置图)和技术规范,确定 生产流程,评价车辆和控制系统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

2、 设计输出应包括:

①过程流程图;②新能源车生产在车间平面布置图(明确新增工序的位置) ;

③制造过程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④检验规范(进货 /过程/整车)


5生产确认试验报告(对于小量试生产的情况,提出评价报告)

6新增设备、工装和设施、量具 /验具、试验设备清单。

8

在实施产品和制造 过程的设计更改(包括 由供方引起的更改)前, 应当重新进行评审(包 括评审设计更改对产品 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 的影响)、验证和批准, 适当时应当征得顾客同 意,并满足生产一致性 要求和产品追溯性要 求。

设计开发流程和相关程序文件中,应说明产品更改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控制要求。设计更改主要涉及以下五 个方面的控制(适用于掌握的核心技术) :

1、 系统和子系统的更改,应关注各系统之间的合理匹配;

2、 更改所涉及系统、部件和零件的图样和技术规范,应关注各系统图纸和技术要求的协调一致;

3、 同时应关注更改所涉及工艺流程图和新增设备、工装、检具;

4、 同时应关注更改所涉及工艺 /检验规范;

5、 设计更改必须保留相关评审、验证和确认的记录,应能够支持产品生产一致性要求的检查和必要时产品追溯性活动的 要求。

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9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 应当具备相应的能力, 严格按程序文件、作业 指导书或相关工艺文件 操作。应当建立和落实 人员能力评价和考核制 度,并保持适当的记录。

1、 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人员、生产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 特别是有关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的生产(安装、装配)和质量人员,应接受电工专业所开展的安全意识教育。

2、 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质量人员档案,根据需求适当安排培训活动,建立培训有效性评价、人员能力评价和人 员考核机制,确保各类人员能熟练操作、并处理突发的安全事件。

10

应当为重要的进货检 验、过程检验、最终检 验编制检验规程或检验 作业指导书,并按规定 的项目、方法、频次和 限值进行检验和验证, 对女全、环保、节能等 法规符合性、顾客特殊 要求、新能源汽车专项 检测项目要求应当特别 关注。

对关键工序和特殊 过程,应当编制作业指 导书,明确工艺要求和

1、 建立整车产品检验规范

--整车检验规范至少包括试验方法、判定准则、检验 /试验项目、与样车对照表、检验 /试验频次、路况及里程分配、顾客

特殊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整车项目指车辆主要功能、性能的检验,至少包括 整车仪表通电显示完好、故障模式诊断可靠、动力性、经济性等检验

项目以及整车下线常规安全检测项目 ;此外还应包括电性能(包括电压、电流、绝缘电阻等) 、高压电安全等项目。

2、 建立控制系统、动力、驱动系统检验规范

--在车载能源、电机及控制器和整车控制系统中,米购部件的进厂检验应开展功能和性能测试或验证;其它零部件、总成 检验,允许采用验证方式,但在检验规范中至少应包括验证项目、判定准则、必要时包括供方提供的检验出厂报告。

--车载能源系统,应考虑外观、极性标志、安全标志、标称电压、绝缘性能、通风箱气路系统检漏等项目检测。 该系统作

为核心技术的整车企业,还应考虑电源转换模块、系统间通讯模块、电池单体或电池模块充放电次数的检验或试验。

--驱动系统及子系统,应考虑外观、绝缘电阻、耐电压、基本功能(牵引、制动、保护) 、最高工作转速等项目检测;冋

时应具备基本故障诊断能力,开发故障诊断仪。 该系统作为核心技术的整车企业,还应考虑电机与驱动系统的系统间通讯

模块、励磁模块、信号接收和转换模块(模拟信号转化数字信号)的功能、性能检验或试验。

--整车控制系统,应考虑车载能源装置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系统间通讯模块、励磁模块、信号转换模块(模拟信号转化


控制方法,规范操作, 并实施过程监视和测 量。

数字信号)、运算模块等功能项目检测,冋时应具备基本故障诊断能力,开发故障诊断仪。 该系统作为核心技术的整车企 业,应考虑系统间通讯模块、信号转换模块(模拟信号转化数字信号) 、运算模块等功能、性能的检验或试验。

3、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应当编制作业指导书。对于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在整车装配、部件焊装等制造 活动中的新增工序,应进行工艺验证,确定具体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过程监控要求,编制工序作业指导书,指导作业人员 实施作业,并保留必要的监控记录。

11

应具备动力电池系 统及驱动电机系统的电 气性能与安全、温度测 量、危险气体浓度测量 等项目的检验设备以及 整车安全检测线。应具 有控制系统和及其子系 统的检验能力,至少包 括控制器(控制单元) 硬件及软件的功能和性 能的测试能力;应具有 新能源汽车整车相关的 主要功能、性能的检验 能力,至少包括动力性、 经济性(能量消耗)等 方面的测试能力。

第10条检验规范所确定的检验、试验项目,对应要求该项目的检测能力。

--整车控制系统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控制系统功能测试台,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振动试验台,高低温试验箱,盐雾试验 箱。

--驱动控制系统

测功机,扭矩仪,静电测试仪,控制系统和整机的功能及负载性能检测。

波形记录仪,功率分析仪,红外测试仪, LCR测试仪,大功率直流电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振动试验台,

高低温试验箱,盐雾试验箱,高温老化设备, 。

--车载能源装置

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振动试验台,高低温试验箱,盐雾试验箱。

充放电设备,内阻测试仪,温度场测试仪器,高温老化设备,基本功能和性能检测试验台。

[注意:在进行资料审查、技术交流时要落实:试验设备投入使用不少于 6个月。否则不宜安排现场考核 ]

12

应当建立从关键零 部件总成供方至整车出 厂的完整的产品追溯性 体系。当产品质量、安 全、环保、节能等方面 发生重大共性冋题时, 应能迅速查明原因,确 定召回范围,并米取必 要措施;当顾客需要维 修备件时,应当能迅速 确疋所需备件的技术状 ^态。

1、 建立关键零部件明细;

2、 对于提供车载能源、驱动系统及子系统、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供方,应建立产品追溯体系;

3、 应结合整车的生产系统、销售系统、质量管理系统,针对车载能源、驱动系统及子系统、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等关键零 部件建立产品追溯体系。

13*

产品(整车及零部 件总成)应当满足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和经过

1、 整车及零部件总成,应按申报《公告》产品的技术备案参数来组织生产;

2、 应确定职责部门,对现场生产中的动力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进行生产一致性检查,对整车要求严格执行企业标 准中所确定的例行检验和型式试验,验证产品是否持续符合相关整车和系统部件、零件的标准要求。


确认的技术规范的要 求;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的产品还应当满足生产 一致性要求。

当企业的生产一致 性保证能力(包括人员 能力、生产/检验设备、 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总成及其供方、生产工 艺、工作环境、管理体 系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产品仍能满足原要求。

3、 销售职责部门应确保所加帖的标识或铭牌上的有关内容,与产品《公告》参数的一致性。

4、 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的重大变化,是指相关生产 /质量人员大量流失、关键/重要/特种/稀有设备无法运行、动力/

驱动/控制系统的供方发生变化、因采用新技术 /新材料导致工艺方案更改等情况。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

14

应当建立完整的文 件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 训(企业内部人员、特 约销售和维修人员、顾 客或使用单位的人员)、 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 设、维修服务提供、备 件提供、索赔处理、信 息反馈、整车产品召回、 整车和零部件(如电池) 回收、客户管理等内容, 并有能力实施。

其中,销售和售后 服务网络建设的要求仅 适用于成熟期产品。

1、 应有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体系的文件性描述;

2、 应开发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中的培训内容,以及推广产品的计划销售区域和培训安排;

3、 应明确规定网络建设的基本条件要求和总体策划书;

4、 应开发产品销售手册、维修服务规范、备件管理规范、索赔实施规范、信息反馈规范、整车和零部件(如电池)回收 管理要求、客户管理要求等规范文件。

5、 《用户使用手册》中应该明确注明车辆安全规定、防险对策、正确的操作、车辆维护规定等方面的要求。

6、 成熟期产品应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

15

维修服务、备件供 应当满足所有客户要 求,能保证在产品的使 用寿命期限内、在企业 承诺的限定服务时间内 向顾客提供可靠的备

1、 成熟期产品,履行上条款中备件管理规范、索赔实施规范、维修服务规范的所有要求。

2、 起步期和发展期产品,应开发《售后服务承诺》并参照执行。

3、 申请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除能完成与常规汽车相冋的售后服务项目外,还应能按照售后服务承诺的内容要求完成特定

的服务项目(如维修和备件供应的时限及动力蓄电池的回收等 )。

4、 申请企业应具备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和维修服务能力;


件、维修和咨询服务。 售后服务体系除能独立 元成或与供方协作元成 与常规汽车相同的售后 服务项目外,还应具备 控制系统及子系统的故 障诊断能力、维修服务 能力;应具备车载能源、 驱动系统、车载充电机 等其它系统和总成的基 本故障诊断能力和更换 能力。对起步期和发展 期产品,售后服务承诺 内容应当充分适宜,明 确传达给有关方面,并 严格履行。

应具备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主要故障诊断能力、维护和维修(更换)能力;其它故障诊断和维修服务可由 相应的供方协助完成。

5、 售后服务人员应配备维修手册、专用工具、防护装置、检测电脑和其它设备;应能及时得到维修备件(必要时包括控 制程序)。

6、 申请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如可外接充电,必要时需配备装有充电设备的服务车。

16

应当建立质量信息 及时反馈机制。对起步 期和发展期产品,企业 应当为每一辆车建立档 案,对车辆使用情况进 行跟踪,以适当的方式、 按规定的比例对车辆运 行状态实时监控,并对 车辆质量信息进行管 理。

1、 应开发编制并执行《信息反馈规范》 。

2、 起步期和发展期产品,应建立车辆档案,定期汇总并分析监控获得的车辆信息,用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车辆正常使用。

3、 起步期和发展期产品,应确定跟踪车辆使用情况的具体信息和可靠的跟踪管理方法。发展期产品确保对 20%勺销售产品 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起步期产品确保对全部销售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4、 生产起步期产品的企业应当与使用者共冋完成每年度示范运行报告,提交工业和信息化部。

零部件采购管理能力

17

建立与新能源汽车 产品相适应的零部件采 购及管理体系,能够确 定评价标准,对供应方 进行评价和选择,并从 评价合格的供应方采 购。其评价内容包括产 品安全性、供方质量管 理体系、技术能力、制

1、 主要总成和安全部件清单;

企业应具有采购新能源汽车产品相适的零部件清单( BOM表,物料清单)。清单内容应包括名称、型号、参数等,并注

明相应的生产厂商;应明确验收方式及质量责任,建立出现不合格品和异常情况时的报告、反馈、处置等程序,并保持相 应的记录;自制件也应有类似要求,以方便安排采购和生产的物流;

2、 供应商选择评价要求

企业应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相适的零部件采购及管理体系,其中应明确关键件、重要件,评价、选择供应商的方法可 以根据零部件关键、重要程度的不冋,可适用不冋的管理评价标准。但应确保关键、重要件供应商的选择能够保证产品追 溯性要求的实现。

3、 主要总成和安全部件的合格外协厂名单及其选择评价档案

造和检验能力,并保存 相应记录。

应保留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产品质量情况、交付业绩、外部退货情况,和出现质量问题时处理措施的记录;供方业 绩记录应包括:何时、何种型号的零部件(包括工序外委) 、数量、质量、是否按时,一般以供方的交货台帐为较好的形

式;包括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可以考虑按产品的重要程度分设最低合格品率,作为供方的质量目标,也可用其它方式。

注:对供方评价、选择和管理的控制程度,可影响第 11条款的进货检验控制要求。当管理程序活动识别充分、规定

完整并在企业内部有效运行时,可以简化该供应商的进货检验控制方案。

注:

1•表中生产条件要求分为否决项和一般项两类,标注“ * ”的条款为否决项。

2.判定原则:

(1) 现场技术审查全部否决项均符合要求,一般项不符合的比例不超过 20%审查结论为通过;

(2) 当现场技术审查结果未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时,申请企业可在 2个月内针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经验证后达到本注中第(1) 条要求的,审查结论为通过;验证未达到第(1)条要求的,结论为不通过,申请企业 6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整改验证只能进行一次。

《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准入补充审查要求》

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以下简称“规则”)第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已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的企业,当新申

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产品类别与已获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不同时,应按《规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要求提交生产企 业和产品准入申请材料,并接受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准入补充审查。以下从五个方面对补充准入审查说明如下。

一、 申请资料

1、 新申请产品与已获得许可准入产品的比较说明

企业应在新产品的技术来源、技术方案(技术结构和原理)、公告参数/技术备案参数等方面与已许可准入产品作以比较,并详细描述两种 产品在上述方面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书面说明材料。

2、 《规则》第^一条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见附件4)

企业信息、设计开发能力和产品开发方式、生产能力和条件、检验测试能力、销售及售后服务能力等方面若无变化,可以省略《申请书》 其中某方面若有变化,可以只说明变化部分的有关内容。

新能源汽车生产条件说明

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能力、零部件供应体系,以及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等方面若无变化,可以省略。若其中某 方面有变化,可以只说明变化部分的有关内容。

自我评估报告

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条件若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如重组、迁址、新建分公司、新建技术中心或生产线等情况,可以省略《自我评估

报告》。若其中某方面发生变化,可以只评估变化部分的有关内容。

项目核准或备案资料 新建汽车企业或现有汽车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的项目核准或备案手 续。

其它各项材料 如条件有变更,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或预核准书、组织机构代码、项目建议书、消防验收报告、环评验收报告、质量手册及程序目录、通 过各种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认证的证书复印件等,作为申请产品准入的佐证资料。

3、《规则》第十二条的要求 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说明 生产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股东、法定代表人、注册商标、注册地址和生产地址等若无变化,可以省略《说明》 。若其中某方面 有变化,可只说明变化部分的内容。

产品情况简介 新能源汽车产品情况简介,包括对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的原理的说明并附有关佐证材料。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参数 按照《公告》网络上传系统准备有关材料。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及主要配置备案表》 按照《公告》网络上传系统准备有关材料。

《车辆产品强制性检测项目方案表》

企业不仅应提供强检方案表, 还应提供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部件专项检验方案说明。 若存在与公告产品的视同项目, 应明确说明视同的 部件型号、生产企业、视同项目及检验报告编号。

《产品检验报告》 企业应提供检测机构出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报告(书面报告) 。 强检项目的检验报告通过产品《公告》网络系统的途径上传,在产品技术审查阶段进行审查。

企业标准及检验规范 新能源汽车产品(包括整车及动力、驱动、控制系统)的企业标准或技术规范,以及检验规范(至少包括试验方法、判定准则、检验项目 与样车对应表、路况及里程分配等)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如尚未发布产品可执行的行业标准时,在产品设计开发、设计验证、设计确认活动中所依据的技术条件要求。

4、《规则》第十三条的要求

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属于起步期或发展期技术阶段的,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售后服务承诺 售后服务承诺(至少包括产品质量保证承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对售后服务人员和产品使用人员的培训、售后服务项目及内容、备件 提供及质量保证期限、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反馈,整车和零部件(如电池)回收,以及索赔处理、在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出现 严重问题时的应对措施等内容) 。

若新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与已公告产品类别相同,可以省略。

拟销售区域的说明 对拟销售区域的说明,产品使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关于示范运行区域、范围的批准文件。 若新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与已公告产品类别相同,销售区域没有变化,可以省略。

若有新增示范运行区域,必须重新提交相应地区主管部门的行政批文。

使用单位签订的协议 与拟使用单位签订的协议,使用单位车辆运行管理规定、使用数量说明(仅适用于起步期产品) 。 若新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与已公告产品类别相同,可以省略。

拟使用车辆的客户若有变化,需重新提交双方签定的协议。

5、后续产品申请准入所需提交资料总体要求

后续产品的类别、技术方案、技术来源未改变 向中机中心提交产品准入文件(见《规则》第十二、十三条) ; 后续产品的类别改变

重新申请准入,向工信部提交企业准入文件和产品准入文件(第十一条要求的文件) ; 后续产品技术方案、技术来源发生改变

向中机中心提交产品准入文件( 见《规则》第十二、十三条) ,并说明新产品与已准入产品的区别。

二、产品类别界定

按照 44 号公告规则第三条所确定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 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具体来讲,就是新能源汽车五大类产品。

综合近两年汽车生产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情况,在《规则》产品类别五大类定性划分的前提下,为方便今后“已通过新能源汽车生 产许可的企业”(以下简称“通过企业”、申报新产品生产许可准入审查的简化控制, 将对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类别作进一步细分

1、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所采用的车载能源装置种类有镍氢蓄电池、铅酸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锰酸锂锂离子蓄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蓄电池等。根据 整车配装车载能源系统的不同而致整车行驶功能表现不同的状况,将纯电动企车细分为“单一电池车载能源”和“电电混合电池车载能源”等 两小类,简称为单一电池小类和电电混合小类。 纯电动汽车产品技术方案、技术来源的变化,一方面以能源装置种类的不同作为判定的边界条 件,另一方面纯电动汽车细分的两小类,也作为变化判定的另一个边界条件。

2、 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混合动力汽车所采用的车载能源装置种类与纯电动汽车相同。

依据电动汽车标准术语的定义, 混合动力汽车按照 发动机与车载能源驱动装置耦合构成的动力驱动系统所提供动力的混合方式, 分为串联、 并联、混联等三种模式。此外,考虑混合动力汽车配装车载能源系统的不同而致整车行驶功能表现不同的状况,将混合动力汽车细分为单一电 池作为车载能源的串联、并联、混联混合动力汽车和电电混合作为车载能源的串联、并联、混联混合动力汽车。同时, BSG技术方案由于其产

品特殊性,也将其单独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模式。为此将混合动力汽车细分为七小类,混联、并联、串联、 BSG莫式的产品技术复杂程度

依次减弱,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按此顺序逐次向下兼容。

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技术方案、 技术来源的变化, 一方面以能源装置种类的不同作为判定的边界条件, 另一方面混合动力汽车细分的七小类, 也作为变化判定的另一个边界条件。

三、 审查方式 根据上述新能源汽车五大类、纯电动汽车二小类、混合动力汽车七小类的划分, “通过企业”在后续申请新能源汽车产品时,不仅应按照 申请资料所要求的内容提供申请资料,还应接受不同方式的补充审查。

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准入审查简化控制方案(以下简称“补充准入审查” )详细说明如下。

1、 新申报产品跨五大类 企业按照要求向中机综合部提交申请资料 中机审核部对申请资料进行资料审查、并出具《资料审查报告》 适时请企业到中机交流产品技术原理、技术结构和技术方案 中机审核部派出审查组适时赴企业现场进行审查 审查组按照中机《企业生产准入技术审查程序》完成准入审查活动

出具《补充准入审查报告》

2、 新申报产品跨纯电动汽车二小类 企业按照要求向中机综合部提交申请资料 中机审核部对申请资料进行资料审查、并出具《资料审查报告》 必要时请企业到中机交流产品技术原理、技术结构和技术方案

注:生产准入审查时,申请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如果是车载能源装置,那么在企业申请产品跨纯电动汽车小类别时,应到中机进行技术 交流。

出具《补充准入审查报告》

3、 新申报产品跨混合动力汽车七小类 企业按照要求向中机综合部提交申请资料 中机审核部对申请资料进行资料审查、并出具《资料审查报告》 必要时申请企业需到中机审核部交流产品技术原理、技术结构和技术方案

注:企业后续申报产品所掌握的核心技术 (三者之一) 发生变化时, 应到中机进行技术交流; 申请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为整车管理系统、 驱动系统时,后续申报产品如果混合模式不同,那么应到中机进行技术交流;申请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为车载能源装置时,后续申报产品如 果为单一电池或混合电池的不同,那么也应到中机进行技术交流。

必要时中机审核部派出审查组,适时赴企业现场进行审查,审查组按照中机《企业生产准入技术审查程序》完成“补充准入审查”活动。

注:企业后续申报产品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三者之一)发生变化时,或在对申请企业资料审查和技术交流后、仍无法确定企业是否掌握后 续申报产品的核心技术时,中机审核部应派出审查组,按照 44 号公告“设计开发能力”的有关要求赴现场进行审查。

出具《补充准入审查报告》 。

四、审查内容及条款

按照《规则》附件 2《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及审查要求》补充准入审查,重点关注第二部分设计开发能力和第四部分生产一致性 保证能力相应内容。鉴于补充审查的方式不同,审查内容也各有侧重,具体要求如下。

1、资料审查

⑴产品方面

应关注企业所掌握核心技术是否发生调整;

应关注新申报产品的类别、技术方案、技术来源是否与原《公告》产品存在差别;所配置关键部件与原产品配置的部件在种类、结构、性 能和功能方面的差异,包括供应商选择的不同。

⑵生产条件 应关注新申报产品的设计开发方式、主体、方法、工具、人员等方面差异,及其相关结果所属的知识产权。 应关注新申报产品样车是否已通过资质检测机构的检验,关注其检测结果的符合性。

应关注新申报产品目前所处的生产阶段、 生产方式、生产过程流程以及新增工序工艺和检验作业指导性文件, 关注新配置工装 / 工具/ 随行 小车/ 吊具、检验仪器、试验设备等新增生产设备(工装)和检验试验设备清单。

⑶项目核准或备案资料

应关注企业重组或新增新能源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或核准资料, 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所批复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产能、 建设地点和生产 场所等方面的要求。

⑷其它各项材料 重组企业应关注更新后的营业执照或新营业执照预核准书;新增企业应关注项目科研报告书有关建设要求和实现程度。

2、技术交流

应关注申请企业新能源汽车总体设计开发状况。

应关注企业所掌握核心技术(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总成 图、装配图和整车布置图。

应关注整车控制系统与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之间的 CAN网络通讯图、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代码。

应关注控制系统模块与子模块的源程序软件。

应关注整车设计与驱动系统、车载能源装置的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包括设计计算、模拟验证等方面的说明;关注设计开发工具和试验验 证设备的整体配置情况。

应关注车辆可实现的行驶工况模式, 并能够结合整车工况模式说明车载能源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 其它相关辅助系统之间的关 系。

3、现场审查 应关注资料审查和技术交流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或问题点。 应关注设计开发活动过程中所有相关条款的符合性,关注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工具和试验验证设备。 应关注样车和样件的性能、功能、测试验证方法和试验设备,以及关键部件的配置与技术方案所描述的配置是否相同一致。 应关注生产过程、采购过程的相应变化、变化的相应控制要求及其要求实现的合理性。

当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三者之一)没有发生调整时,应关注核心技术方案变化后,系统与其它关键部件、系统技术配置的协调性,在 产品设计开发的相应输出文件中应予以说明。

《资料审查报告》和《补充准入审查报告》中,应关注核心技术的变化情况和掌握程度。

五、审查流程 按照中机《企业生产准入技术审查程序》受理、补充准入审查企业后续申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建议增加审查活动如下:

1、审核部负责人召集新能源汽车专家组成专家组,共同评审项目负责人提出的《资料审查报告》 ,确定企业是否需要向专家组直接汇报、

交流技术方案。

2、项目负责人负责企业技术方案汇报、交流活动时间安排和有关活动准备、联系相关事宜。

3、项目负责人将企业汇报、交流技术、是否需现场审查的初步意见补充在《资料审查报告》中。

4、审核部负责人对《资料审查报告》的初步意见进行评审,确定是否派出专家组进行现场审查。

5、如果需要现场审查,则按照中机程序开展后续工作。

6、补充准入审查时,项目负责人最终出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生产准入审查报告》 。

热门标签:
《新能源汽车实习报告【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