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范文(精选6篇)

时间:2021-10-13 个人报告 点击: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翻译实践报告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6篇

第1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具有实用性、目的性强的特点。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过程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和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本文在翻译理论的框架内,通过分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探究在功能理论的核心——目的论的指导下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包括“目的论”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功能加忠诚”原则。通过厘清翻译的各种“目的”(包括翻译过程中翻译者的目的,译文的功能目的和目标语读者的目的)的关系,灵活选取应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得商务英语翻译更加符合不同的预期目的。

希望本文能够通过探索商务翻译实践中功能主义理论的灵活运用,从而为商务英语翻译者们提供一些较为可行的理论借鉴,并为商务英语翻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2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实训报告

为了更好的把我们所学的各项英语知识全面的结合起来,系里给我们安排了为期五周的翻译实训。目的是让我们在翻译实践中进一步体会翻译技巧从而提高翻译水平。同时,通过实训,注重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提倡务实创新精神。 

在这次笔译实训中,指导老师朱老师为我们组同学布置了八篇翻译文章。它们都是美国短篇小说,内容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理解翻译文章,我们每两到三名同学分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其中的一篇。每个人每天要完成自己的翻译任务,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术水平,更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没有人能依靠一己之力获得某项事业的成功,唯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卓越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在第一周的翻译实训中,我们要先通读一遍文章,接着要上交一遍文章大意。其目的是要让老师查看你对这篇小说是否整体把握以及理解程度。紧接下来的第二周,第三周我们进入了这篇小说的最初翻译阶段。在第四周,我们把经过反复修改的小说又上交给朱老师批阅。第五周,进行最后的总结。

这次的翻译实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历练。虽然自己已经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也进行过一些翻译训练,但从没有尝试过单独翻译一些较长的文学作品,所以心里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次的翻译实习给了我一次把课堂所学的翻译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机会,在不但的比较,推敲,衡量,找到最佳字词句的过程中,我也慢慢领悟到翻译的真谛。其次,这次翻译实习也进一步锻炼我的翻译水平,今后的笔译和口译的深造铺砖添瓦。

自从拿到材料后,我就开始仔细阅读文章。第一遍,掌握文章大意,对一些疑难词句作上记号;第二遍细读原文,逐词逐句逐段地自习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第三编通读原文,将全文精神“融汇于心”。理解原文,不仅要准确透彻地理解所译的文本,而且还在文本之外下功夫,既要掌握文本的背景知识,以及与文本有关的各种专门知识。第二步是表达,翻译的一般标准是“信雅达”,但针对此次文章的文体,可能把“忠实而通顺”作为翻译标准更加合适。为了完成“忠实而通顺”地转达原作内容,就要正确处理忠实与通顺的关系。忠实与通顺,本事一个矛盾同意体的两个方面,在表达的过程必须“统筹兼顾”,一方面要准确,精当地转达原文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要是译文通达晓畅,符合规范,不可顾此失彼,或者重此轻彼。最后,在对译文做审校。

在进行翻译实训的时候我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词汇量的不充足使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阻碍,不得不借助电脑,词典等工具查找出我所不能准确描述的关键词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也使得我在翻译过程中举步维艰。再有,就是对一些专有词汇的不熟悉还有一些国外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匮乏也使得我的翻译工作进展的不太顺利。对美国文学中出现的一些俚语,口语的翻译都极其僵硬,不自然。这时,我会向同组的同学请教,充分发掘我们大脑中的知识,最终完成了翻译实习任务。但我还是对翻译技巧掌握不到位,存在很多的错误。“的”“地”“得”不分,有些句子翻译过于生硬、拗口,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句子,还有就是标点的错误使用。

通过朱老师的提点,我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进行了修改。并且修改之后,我和我们组的同学坐在一起,对一些不符合规范,表达不自然,不通顺的句子又进行了一次修改。我们又互相讨论了翻译中遇到一些难理解又不能只靠表面去翻译的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该怎么更好的去翻译,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最终达到一致。最后,老师才满意了我们的翻译。

通过这次实践,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翻译是个技术活,我们对一些句子要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才能让它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不偏离文中原意。在我们碰到难题的时候,老师把经验传授给我们的同时也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实际发生的,切身相关的一些做翻译的经验,让我们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另外,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第一,中文水平要高,要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特别是要下工夫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第二,外文水平要高,特别是要具有很强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三,知识面要广 ;第四。要熟悉并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这四个方面多下工夫,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译者。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翻译是对我们学习英语的综合考察。我相信我们这次翻译结束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在毕业后,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

第3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英语翻译实习报告

  时光匆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已经圆满的落下帷幕。回顾其中的点点滴滴,有成功后的欣喜和激动,也有挫败后的失落和无奈。在领导的谆谆教导和同事的悉心帮助下,我在收获业务技能的同时,内心也经历着微妙的成长。
  这次实习我主要负责的是翻译工作。第一次走进办公室,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各自忙着,仿佛没有人注意到我,这让我本来激动的心情多了一些慌乱。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赵主任,是他把我介绍给其它的同事认识,还告诉其他同事要在工作上对我多提醒照顾。慢慢的我也不在只是闷着头做,遇到疑难的问题就请教领导与同事,我觉得自己开始融入这个集体了。
  再熟悉资料与业务时,我不止一次的幻想着公司忽然有英文的文件需要翻译,让我应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但当幻想成为现实的时候,我却慌了阵脚。因为文件涉及的机械零部件,加工工艺等专有名词是我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我只有打开电脑利用金山词霸一个个的查。这时候觉得工作原来并不想自己想的那样简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就更应该小心谨慎了。
  虽然倍加小心,但是工作不像考试,考试只需要短时间的精力集中,而工作却是长期的。这样下来,也难免会出错,比如老外在一封有关交付款的邮件里提到参照ccp15530,我在电脑上查到ccp由中国共产党的意思,就写成了要交付15530元人民币。最后还是领导觉得数目不对,向我指出了这个问题。当得知ccp15530只是文件标号时,我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感到十分羞愧。好在问题发现的及时,避免了合作双方的误会,这也提醒我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虚心求教。
  学校的翻译课时短,有时一周两节,一节课也才两个小时,而且老师一般只要求我们翻译一些短的文章,可是由于工作要求,单位与英方的有些邮件就会很长的篇幅而且时间要求很近,而且由于自己不熟悉机械方面的相关知识,这时候为了保证质量,我就主动把工作带回家去做。为了避免延误工作,我决定努力接触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记住零部件的名称和各种加工工艺的表达方式。除了现在每天都在做的邮件翻译以及文件整理工作,单位还要求我口语上要过关以应付出国和接待老外来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更加努力的增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更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虽然在学校接受过口译的教程,也大体了解一些要求与规则,但是练习也只限于同学之间。而且因为工作环境的问题,平日里很少接触英语的听说,这就要求我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贪图安逸混日子,还要创造机会进一步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经过一定的锻炼与不懈的学习,我一定能尽快胜任翻译一职。
  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大二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以及电子商务课程的知识竟然在我阅读合同等文件时帮了我很大的忙,也节省了我不少时间。那些时常出现的诸如fob、cif之类的贸易术语都是我们课上最主要的内容。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背过,并没有真正了解它们的含义。例如合同,它是履行的依据,是成立的条件,品质、品名、数量、包装、价格、保险等条款缺一不可。因为涉及双方的利益,而商家又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所以划分的越详细,责任也就越明确,也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可见做生意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单位,除了工作上的进步,我还学到了许多生活上的细节。单位里最让我敬佩的就是吴副总和赵主任。吴总经常出差,每次回来的时候应该都很劳累了,可是如果他看到哪里卫生做得不好,就会亲力亲为的去整理打扫。在工作前经常听到学姐学长们抱怨,说什么签了工作却没施展才华,还要扫地倒水像个打杂的,但是如果像我一样看到领导都不拘身份搞好卫生,应该大家都能像我一样备受鼓舞了。还记得有一次回宿舍没有零钱坐公交了,赵主任知道了就主动给了我一元钱,在寒冷的南京街头,让我倍觉温暖,有的时候因为学校或者是生活中的困难必须请假处理,请假时赵主任总是很体谅我的难处,每一次在心里都是深深的感激。以前坐班车的时候,师傅们常问我冷不冷,穿的单薄吗,在南京还习惯吗,是同事们一句句殷勤的问候语关爱的话语冲淡了我独在异乡的漂泊与恐惧。还有好多好多我难忘的同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张主任的勤劳,姚主任的忙碌,沈主任的细心帮助等等。
  1、严格遵守公司章制度
  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性质的,不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在公司里工作,在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就像高压电线一样,如果触犯它们,就会受到惩罚,这些影响可能会对你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坏的影响。同时,要成为一个非常职业、非常有素质的职业者,必须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刻苦的来把工作做好,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完美。而作为一个职业者,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态度会是自己发奋工作的原动力。所以,要成功地进行实习,必须首先树立去认真负责、刻苦、积极进取的职业操守,像一个真正的职业者一样要求自己。
  2、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终于在短短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少埋怨
  有的人会觉得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同事也不好相处工作也不如愿,经常埋怨,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不但做不好工作,还增加了自己的压力,所以,我们应该少埋怨,要看到公司好的一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去埋怨,这样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
  4、虚心学习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有的是我们懂得的,也有很多是我们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向同事或领导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的接受,不要认为自己懂得一点鸡毛蒜皮就飘飘然。
  5、错不可怕,就怕一错再错
  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公司领导会纠正并原谅你,但下次你还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那你就享受不到第一次犯错时的待遇了。
  经过这次实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没有的东西,在就业心态上我也有很大改变,以前我总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现在我知道找工作很难,要专业对口更难,很多东西我们初到社会才接触。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待更好机会的到来。应尽快丢掉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再就是时常要保持一颗学习、思考的心。作为一位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企业这样一个新环境中,由我们很多值得学习、值得思考的地方,这就需要自己保持一颗学习、思考的心。首先在技术方面,要刻苦的补充自己的不足,认真地对待工作,时时刻刻的思考和学习。同时,在企业的环境中,更要注重学习
  企业先进的管理和人文文化,以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和管理文化知识。这样,可以为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证明
  兹有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071002班白冬艳同学于XX年11月1日至年12月1日在南京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新品部门实习。
  工作期间表现良好,有效地帮助了部门工作。
  

第4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英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15-03-12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崔长青, 张碧竹. 翻译的要素[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

  李琏. 英式显性词性转换与英语写作[J]. 新疆教育学学报, 2003, 19(1): 85-89.

  李连生. 英汉互译中的词性转换[J].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 (1):102-107.

  项伙珍. 谈翻译中的转性译法[J]. 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0, 17(3): 46-48.

  叶海燕. 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及换形[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2(3):60-61.

(责任编辑:1025)

三、对英文翻译中词类转换的引入

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对一门语言中的词性以及在语句中的成分进行分析, 从转喻理论的相关知识出发,来探讨英汉语言翻译中词类转换的概念和知识,并就其异同和特性进行对比,不仅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关注的热点。 为 此 ,从英文翻译的实践中, 通过例证或典型问题的互译,从语言结构及表达习惯上进行探讨英文翻译中的转换方法,以增强语言翻译的可读性和准确性,并从中探讨出词类转换的规律,帮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指导。1.对词类转换的定义及其特点从定义来看,对词类转换就是在不改变单词的形态的同时,对其涵义进行词性的转变,如名词转换成动词、名词转换成副词、动词转换成形容词、动词转换成副词等。 比如句子:Could you skin the banana?对单词 skin 的转换,就是将名词转换成动词的意思:把香蕉的皮剥掉。为此,在英文翻译实践中,类似的词性转换是比较常见的,正确地实现对词性的转换,不仅关系到对英文的原文意思的有效把握,也对汉语的表达习惯的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只有从基本的练习和实践,逐步掌握词性转换在英文翻译中的变化,才能实现自身翻译能力的提升。 否则的话,要么难以全面地理解英语的意义,要么难以全面翻译原文的意思, 又如例子:The value of anopportunity , 我们对单词 Value 的理解可以从本意上说是“ 价值” ,也可以从段落中来译作“ 珍惜” ,所不同的是,词性的转换让翻译在语言表达习惯上更加准确。2.对词类转换的技巧分析在英文翻译中,很多学生拘泥于原文的篇幅及章句的语法结构,很容易从生搬硬套中来翻译,造成词义、词性的颠倒和不通顺, 难以实现对原文意思的有效表达。比如对于上下文不连贯的现象,语句翻译不符合语境要求,出现死译现象,同时,对语体结构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的联系不够紧密,以致于出现逻辑顺序混乱,语言语法意义模糊。 为此,在对英文翻译时,要从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形式中进行比较。 英语是以形式为主的语言,而汉语是以含义为主的语言,两者在结句表意时都必须按照其自身的逻辑性和语言特点来翻译,切忌将英文句子进行无谓的断句, 形成支离破碎的意思堆砌,偏离了英文翻译中的思维缜密性和结构严谨性的要求。同时,在对英文翻译学习过程中,要对两种语言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语法规范、遣词造句的习惯,以及对特殊语言的语气、风格的变换等都要进行全面的学习,从中总结出两种语言的异同,并能够在英文翻译中从其差异性出发,在保证原文的基础上,实现对词类转换的有效处理,使得翻译既通顺又契合语言表达习惯。另外, 对于在词类转换中出现的词性或词序变化,要分清英文中词汇之间的关系。 在英文单词中,词性的变化多以词缀来实现,比如加前缀或后缀,以构成不同的词性如在单词 character 作名词时,译为“ 特征” ,而在加上后缀 ize 时,就变成动词“ 具有……的特征” 的意思了,而在其后加 istic 时,其意义又变成了“ 有特点的” 的形容词了。而与汉语的词性相比较,汉语多使用动词,英语中多使用名词、形容词,以及介词词组等,这些差异都会对英文翻译起到一定的影响。为此,在翻译学习中,必须从其整个语境中来探讨其翻译中的具体技巧和实践,并从中来逐步培养自己的翻译能力。

第5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On Ba Jin’s Translation of The Happy Prince

学生姓名: 王雪 学 号:2126

专 业: 英 语 班 级: 英语ZB11-1

指导教师: 范继花 职 称: 讲师

2013 年 4 月 6 日


2013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Ba Jin is one of the rare translators who devotes a lot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Few scholars touch the question of translation in their study of Ba Jin, not to mention his translation thought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So in this thesis, taking The Happy Prince translated by Ba Jin as an example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how Ba Jin expresses his aesthetic thoughts in translation. So in this thesis, we will make a analysis on his famous version in The Happy Prince.

Through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ture works, the translator should not stop transmitting the logic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but should tak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aesthetic information as its final goal. This thesis will be helpful for those translators who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Ba Jin’s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arouse people’s interest and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2.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提纲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starts from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ncluding aesthetic subject and aesthetic object. The third part describes Ba Jin’s aesthetic thoughts in translation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which contains Ba Jin’s language features and his aesthetic thoughts in translation. Ba Jin’s aesthetic thoughts in The Happy Prince (2010) are introduced in the forth part, which discusses Ba Jin’s aesthetic thoughts from three aspects--language, images and style. 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 which summarizes the whole thesis, and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1. Introduction

2.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esthetic Subject

Aesthetic Object

3. Ba Jin’s Aesthetic Thoughts in Translation

Ba Jin’s Career as Translator

Ba Jin’s Aesthetic Translation Thoughts

Ba Jin’s Language Features in Translation

Ba Jin’s Aesthetic Attitude in Translation

4. Ba Jin’s Aesthetic Translation in The Happy Princ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etic Language of The Happy Prince

Features of Language in The Happy Prince

Specific Representation of Language in The Happy Prince

Representation of Images

The Function of Images in Literature

Representation of Special Images in The Happy Prince

Representation of Style

Concept of Style

Representation of Style in The Happy Prince

5. Conclusion

3.主要参考文献

[1] Jakobson, Roma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59.

[2] James, Holme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Holland: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1972.

[3] Lord,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M]. Britain:

Bibliolife, LLC, 2009.

[4] Mark Shuttleworth.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London: Moira Cowie

St. Jerome Pub, 1997.

[5]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mon, 1988.

[6]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Gallimard, 1963.

[7] Wang Qian.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in Lin Yutang’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D]. Shang Hai: Shang 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7.

[8] Wilde, Oscar. The Happy Prince [M]. England: Puffin, 1996.

[9] 阿诺德. 评《荷马史诗》的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78 (3): 34-56.

[10] 巴金. 快乐王子[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

[11] 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6.

[12] 老子. 道德经[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10.

[13] 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4] 毛荣贵. 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5] 严复. 天演论[M].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5.

[16] 张柏然. 当代翻译美学的反思[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8): 20-36.

[17] 支谦. 法句经序[J]. 四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5): 40-58.

4.进度安排

1. November, 20 12 -January, 20 13 Choosing the topic

2. January, 20 13 -March, 20 13 Writ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thesis proposal

3. Early April, 20 13 Oral defense of thesis proposal

4. April, 20 13-Early May, 20 13 Writing the first draft

5. May, 20 13-Mid-June, 20 13 Revising and finishing the final draft

6. Mid-May, 20 13 Evaluating the process of the work

7. Mid-June, 20 13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thesis defense

5.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6.答辩小组意见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7.系(教研室)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第6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翻译理论与实践2
(汉译英)

TranslationTheoriesandPractice
(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

TeachingNotesforSeniorCollegeStudents

(2005年9月)(2008年9月第3次修订)


授课人:刘国忠Tel:2578706E-mail:gzliu@hsu.edu.cn

翻译理论与实践2讲稿
前言
(一)课程简介
《翻译理论与实践3》为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必选课,旨在培养外向型人才,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该课程在注重基础语言知识、基础翻译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强调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力图将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考试衔接起来,便于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翻译的相关工作或为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我系英语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和一定科研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本课程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基本的翻译能力,在实现我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培养基本的翻译技能,能将中等难度的汉语篇章或段落译成英语。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速度约为每小时200—250个汉语词语。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使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要让学生明白翻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自身的翻译实践在培养翻译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量的翻译实践,翻译能力的培养将是一句空话。在教学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个人学习体会中得出以下方法可以借鉴:
1.把握全篇而后译。首先通读原文,抓住全篇的大意,然后逐句对照,仔细观察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子结构方面的差异,以便得到启发,作好练习。
2.亲自动手作练习。这一点十分重要,这是翻译课的性质所决定的,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实践将收获甚微。首先参照每篇翻译练习的“提示”认真阅读原文,借助词典,力争透彻理解全篇内容,然后动手翻译。不要未看全文就动手逐句翻译。第二,翻译过程中注意力不要过分集中于个别词语,而要看到句子的整体和句子之间的联系,使语气连贯,译文流

2

翻译理论与实践2讲稿
畅。第三,全篇译完之后,核对原文,检查疏漏及误译,并加以改正。
3.有效利用参考译文。要注意自己的译文内容是否确切,拿自己的译文和参考译文进行比较时,看一下在选词造句方面有何差距。各人情况不同,体会因人而异。在这里可以看出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较好的翻译之间的差距,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努力。通过对参考译文的认真比较,要细心体味两种语言的特点,探索翻译的方法。
4.将英汉互译有机的结合起来。学好翻译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汉语水平。应把英语原文视作汉译英的范文,把汉语原文视作英译汉的范文。这样通过两种翻译的学习,可使自己的两种语言的水平,特别是英语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机械。学生往往以为忠实于原文就要逐字对应。其实所谓“忠实”,指的是内容不能走样,至于怎样选词,怎样安排句子,要根据译文语言的特点来定,不要过于受原文的限制。另一种倾向是过于自由。有的学生可能自持文字水平高,脱离原文,擅自发挥,这种作法也是不可取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后续课程,是对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检验和应用。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六课程讲授内容、重点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汉英对比翻译导论》的使用主要以学生课下阅读为主,该课程讲授的内容把教材与下列的参考教材重点内容融合在一起,主要侧重于以下主要内容:
1.汉英语言对比;2.汉英句法基本差异;3.被动语态的翻译;4.汉译英的句子整合问题;5.汉译英中的文化问题;6.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7.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8.公示语的翻译
9.英汉对比与翻译TEM8(200210.譬喻在汉译英中的处理11.汉语中的“同义反复”与翻译12.英汉语义、语用、语篇结构对比分析13.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与翻译策略
教学重点:注重汉英比较,强调理论作用;加强翻译实践,提高鉴赏水平。

3

热门标签: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范文(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范文(精选6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