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研制总结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1-11-07 个人报告 点击:

总结报告是会议领导同志对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陈述性文件。总结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会议的性质、会议的进程、会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的下阶段任务、对与会人员的要求、对大家的号召。总结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软件研制总结报告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5篇

第一篇: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

软件设计研制总结报告

  篇一:软件开发工作汇报
  XX市XXXXXXXXXXX信息
  化平台
  --工作汇报
  XXXXXXXXX单位
  XX年4月
  XXXXX市XXXXXXXX工作汇报
  目 录
  1 开发背景 ........................................................................................ 1
  2 工作目标 ........................................................................................ 2
  3 工作任务 ........................................................................................ 3
  4 工作计划 ........................................................................................ 4
  5 信息化平台开发执行标准 ............................................................ 6
  6 信息化平台实施完成任务情况 .................................................... 7
  7 信息化平台自测效果 .................................................................... 9
  8 信息化平台特色 .......................................................................... 13
  9 总结 .............................................................................................. 16
  1 开发背景
  根据XX市XXXXX馆《XX市XXXXX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招标文件》对XX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于XXXXX年X月X日对项目进行进行招标,采购项目名称为“XX市XXXXX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招标编号为“0XXXXXX”,X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参与竞标,并最终中标。XX信息公司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于XX年7月开始对XX市XXXXX管理信息化软件进行开发。
  2 工作目标
  XX公司按照XX市XXXX和XXX的相关标准和业务规范,完成XX市XXXXX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发,XXXX信息系统、XX市国局XXXX信息系统、电子XX移交与接收平台、XX信息服务平台和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五个系统开发建设任务。实现XXXX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xxxxxxX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利用及全市XX信息资源共享,为促进全市国XXXXX的发展提供信息保障服务。
  3 工作任务 根据XX市xxx局对XXXXX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XX市XXXXX信息化平台建设具体完成的子系统如下:
  1、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
  3、xxxxxxxxxxxxx;
  篇二: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I 引言1.
  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本项目的名称和所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此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
  I.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已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所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实际开发结果
  2.1产品
  说明最终制成的产品,包括:
  a.程序系统中各个程序的名字,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千字节为单位的各个程序的程序量、存储媒体的形式和数量;
  b.程序系统共有哪几个版本,各自的版本号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c.每个文件的名称;
  d.所建立的每个数据库。 如果开发中制订过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个计划相比较。
  2.2主要功能和性能
  逐项列出本软件产品所实际具有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功能需 .求说明书的有关内容,说明原定的开发目标是达到了、未完全达到、或超过了。
  2.3基本流程
  用图给出本程序系统的实际的基本的处理流程。
  2.4进度
  列出原定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对比,明确说明,实际进度是提前了、还是延迟了,分析主要原因。
  2.5费用
  列出原定计划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的对比,包括:
  a.工时,以人月为单位,并按不同级别统计;
  b.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区别CPU时间及其他设备时间;
  c.物料消耗、出差费等其他支出。
  明确说明,经费是超出了、还是节余了,分析其主要原因。
  3 开发工作评价
  3.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给出实际生产效率,包括:
  a.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行数;
  b.文件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千字数;
  并列出原订计划数作为对比。
  3.2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说明在测试中检查出来的程序编制中的错误发生率,即每干条指令(或语句)中的错误指令数(或语句数)。如果开发中制订过质量保证计划或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些计划相比较。
  3.3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给出对在开发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工具、手段的评价。
  3.4出错原因的分析
  给出对于开发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分析。
  4 经验与教训
  列出从这项开发工作中所得到的最主要的经验与教训及对今后的项目开发工作的建议。
  篇三:研制总结报告1030
  1任务来源及作用意义 ............................................................................................................ 2
  研究背景 ..................................................................................................................... 2
  任务来源 ..................................................................................................................... 2
  作用意义 ..................................................................................................................... 2
  主要技术指标 ............................................................................................................. 2
  2主要研制过程 ........................................................................................................................ 3
  方案论证 ..................................................................................................................... 3
  工程研制 ..................................................................................................................... 3
  模拟试验 ..................................................................................................................... 3
  委托试验 ..................................................................................................................... 5
  3系统功能及采用主要原理、技术 ...................................................................................... 15
  基本概念 ................................................................................................................... 15
  自动灭火系统 ................................................................................................ 15
  无源温控消防喷淋阀 .................................................................................... 15
  水系灭火剂 .................................................................................................... 18
  形状记忆合金 ................................................................................................ 18
  阀门响应时间系数: ....................................................................................... 18
  基本原理 ................................................................................................................... 18
  无源温控消防喷淋系统 ........................................................................................... 19
  消防单元 ........................................................................................................ 19
  水基灭火储罐 ............................................................................................. 19
  无源温控消防喷淋阀 ................................................................................. 19
  不锈钢管路 ................................................................................................. 25
  水雾喷头 ..................................................................................................... 25
  软件系统 ........................................................................................................ 25
  4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 26
  无源自动启闭消防喷淋阀 ....................................................................................... 26
  极寒极热气候下灭火剂的储存问题 ....................................................................... 26
  远程报警和监控存在难点 ....................................................................................... 26
  5试验试用的主要情况及结论 .............................................................................................. 27
  6规定的技术指标与达到的技术指标 .................................................................................. 27
  7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技术的比较 .................................................................................. 28
  8产品成熟度、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29
  9存在的主要问题 .................................................................................................................. 29
  附录: ............................................................................................................................. 32
  自动启闭消防喷淋阀整体检验标准 ....................................................................... 32
  自动启闭消防喷淋阀主要机构检验标准 ............................................................... 35
  无源温控消防喷淋系统
  研制总结报告
  1任务来源及作用意义
  研究背景
  雷达站是国防空军的眼睛,雷达电源控制方舱是雷达站运行的心脏,一旦发生故障或意外将会导致雷达站意外停机,无法有效监控空中军事情况。雷达电控方舱的动力源是柴油发电机,内部电路复杂,柴油发电机和内部电路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必须确保雷达方舱有效工作。
  任务来源
  雷达运行环境恶劣,多数处在人烟稀少区域内,常年处在极寒和极热天气里,控制方舱内达到最高零上50℃,最低达到零下40℃。且雷达电控方舱在运行时不能人为进行干扰,为了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应增加无人监控消防系统。
  作用意义
  该套系统应该采用无人看守的无源温控消防喷淋系统。节约人力,提供高效率灭火,为避免军事设备的财产损失提供保证。
  主要技术指标
  温控消防喷淋阀无需电源启动,采用无电源温度感应启动,对温度感应灵敏,±5℃即可以可靠动作,动作温度低,根据不同要求,可以分别设置57℃,68℃,79℃,93℃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也可以根据要求设置不同的温度。
  按火灾分类标准GB/T4968-XX分类,适用于扑灭可燃固体材料火灾(A类)、可燃液体火灾(B类)、可燃气体火灾(C类)、带电物质火灾(E类),灭火速度快,抗复燃性强。灭火时具有消除浓烟和快速降温功能,阻燃隔热达3000℃。
  根据GB17835-XX水系灭火剂,本灭火系统针对汽油、柴油、煤油、汽油与乙醇混合油等液体火灾有极好的灭火效果,并可带电扑灭强电(万伏)和弱电火灾。
  本灭火系统可根据不同地域选择耐寒型,耐热型,并能保持稳定的灭火性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承受压力范围:,
  灭火要求:灭火响应时间: 灭火时间不超过:
  水雾喷头:雾化角度:90°,公称流量系数:34L/min
  2主要研制过程
  方案论证
  传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都需要提供可靠水源,而雷达供电方舱远离市区,处在偏远地带,且处在极寒极热地带,出现冻冰不能提供可靠水源,故不能采用上述水灭火系统;
  传统的气体灭火系统特点:1、适用于电气火灾2、固体表面火灾3、液体火灾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气体灭火系统造价昂贵,卤代烷破坏臭氧层,污染环境,喷放后需要及时泄压,需要在雷达供电箱内开设卸压孔,不适合采用在极寒地区。
  故该套消防设施应该采用无源温控消防喷淋系统。
  工程研制
  在温控消防喷淋系统研制任务正式下达并立项之后,研制工作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是根据研制任务书确定的温控消防喷淋系统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结合材料、元器件和工艺技术水平等条件,选出一个整体优化的总体方案,确定温控消防喷淋系统的型式;提出温控消防喷淋系统的总体部位安排,协调各单元的相互关系;确定消防喷淋系统的基本布置型式和消防药剂、动作单元的基本方案和性能参数;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影响方案实现的关键项目开展预先研究,并进行原理性试验或模拟试验。与此同时,根据总体技术方案,阀门制造进行工艺准备,物资供应部门组织有关厂家进行新材料、新型元器件的试制生产。解决温控消防喷淋系统的动作方式,消防喷淋系统的灭火剂等主要问题。
  此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完成方案设计,确定温控消防喷淋系统的总体方案,装配出一个1:1的模拟消防喷淋系统;提出要进行的火灾试验的要求;各分单元经原理性试验或模仿试验的验证,其性能指标可以实现,可以确定各单元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技术状态,提出对各单元的初样设计任务书及可靠性设计指标。
  模拟试验
  模拟试验是指可以进行灭火试验的无源温控消防喷淋系统。该阶段是无源温控消防喷淋系统研制中工作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根据方案设计确定各子单元的要求,对子单元进行精心设计、精确计算;根据方案模拟火灾灭火试验。通过灭火试验,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灭火试验阶段完成的标志是:经过充分的灭火试验,温控自动消防喷淋系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关键技术均已得到解决,生产工艺基本稳定,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可以得到保证。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灭火,响应时间为30S,灭火时间5S。该消防自动喷淋系统所选主要部件经过国家3C认证,国家强制性认证。系统是指可以进行灭火试验的正式系统,其主要工作是进行系统的生产和检测。通过系统的灭火试验全面鉴定温控自动消防喷淋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生产质量。这个阶段完成的标志是:按灭火试验大纲完成无源温控自动消防喷淋系统的
  灭火试验并获得成功。
  无源温控消防喷淋系统的喷射性试验
  水基灭火系统的喷射性能试验按下述方法进行:
  a)试验场地和环境条件
  试验在室外空旷地带进行,风速不应大于/s。不能在雨雪或冰雹天气进行。试验时环境温度应在-41℃-55℃之间。
  灭火时,油盘底部应与地面齐平,不能埋入地面下,但油盘底部有加强筋时,必须使油盘底部不暴露于大气中。
  b)试验步骤:
  点燃汽油,预燃60s。预燃结束后即开始灭火,当环境温度达到预定温度5S后,重复启闭消防喷淋阀自动开始动作,打开开式喷头灭火,灭火过后,温度降低,重复启闭消防喷淋阀自动关闭。在灭火过程中,水基灭火器可以连续喷射或间歇喷射,但操作者不得踏上或踏入油盘灭火。
  c)试验结果:射程L1,流量Q1.
  Q1=W1/T1
  式中:
  Q1—流量,L/S
  W1----喷射量,L
  T1----喷施时间,S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灭火能力测定
  灭火装置的安装
  由工厂预组装,在试验场地正式组装,要求灭火装置固定可靠。试验前将灭火装置放置在(20±5)℃环境中保持24小时以上,试验时取出。
  油盘
  提前固定在灭火装置下方指定位置。
  试验服装的准备
  灭火试验应有专人操作,操作者应穿戴透明面罩、隔辐射热的防护服和手套。
  灭火能力评定
  火焰熄灭后1min内不出现复燃,且盘内还拥有剩余汽油,则灭火成功。
  灭火试验应进行3次,其中2次灭火成功,则可判定该灭火装置达到灭火级别。若连续2次灭火成功,第3次可以免试。
  对于灭火装置的灭火试验,每次试验应使用新的汽油。
  有效喷射时间和喷射距离试验
  灭火装置在无源温控消防喷淋阀动作后5S内消灭火灾,消灭火灾后延迟喷射时间不少于5S。
  对应配有喷雾喷嘴的灭火装置,其喷射距离不应小于3米;
  水基灭火剂罐体密封性试验和管路系统密封性试验:
  充有水基灭火剂的贮气瓶,其泄漏率不应大于相当于每年5%额定充装量的损失率。
  储罐进行气密性试验时,不应有气泡泄漏现象。
  系统管路采用304材质无锈钢管材。系统连接完成后,打开手动控制球阀,调整手动球阀出口压力至,待压力平衡后,保压5min,观察管路压力有无变化,是否有压力降低现象。
  重复启闭消防开关动作试验
  安装系统管路前前,检验手动旋开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滞现象。系统安装完成后,手动开启阀门,确保水剂灭火剂充填到管路各个部位,且开启手动旋开装置(或手动拉伸记忆合金),水基灭火剂可以喷出,关闭手动旋开装置(或复位弹簧手动复位后),水剂灭火剂停止喷射。
  :基本参数的检验
  喷淋头喷射角度和喷射距离检验:雾化角度:90°,公称流量系数:34L/min。
  水基灭火罐储压器:储存量45L,工作压力。
  水基灭火罐强度试验:用水试压,加压至,保持5min,观察罐体有无明显变形和渗漏。
  委托试验
  委托试验是指消防喷淋系统的主要部件经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检测中心和吉林省消防与公共安全技术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站进行试验鉴定,对温控阀门性能进行检验。
  篇四:项目总结报告(模版)
  基于项目学习的毕业设计
  项目总结报告
  题 目:高真空条件下机械密封动静环
  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研究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学 号 1080810301 班 号 10808103 指导教师宋宝玉填报日期 XX年06月28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XX年06月
  说明
  一、项目总结报告要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处要填“无”。
  二、“起止时间”填写毕业设计项目进行时间。
  三、“项目取得成果目录”按照说明填写列表,填写时删掉“成果说明”,填写的成果必须提交纸质和电子存档。
  四、格式要求:表格中的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五、材料规格: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统一交所在院(系)保存,以备检查。
  六、报告的电子版请通过《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上传,由指导教师在线评阅。
  七、此说明页不得删除。
  一、基本信息
  二、项目执行情况
  篇五:软件项目总结报告
  软件项目总结报告范文
  1引言
  编写目的
  XXX公司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基本完成。写此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以方便我们在以后的项目开发中来更好的实施项目的订制开发; 让我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有更多的有据的资料来规范我们的开发过程和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从而创造更多公司效益。
  背景
  项目名称:XXX业务管理系统
  软件名称:XXX业务系统
  客户:XXX
  用户:XXX员工
  参考资料
  项目开发文档:
  1.软件开发数据模型:PDM_
  2.数据库开发文档: XXX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3.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4.软件使用手册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功能说明
  5.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6.软件中使用到的第三方控件:ComponentArt for 7.软件中使用的安全Ikey驱动:Ikey
  以上参考资料是截止XX-08-31是最新的资料文档。如有修改,即使修改此处的参考文档名称。
  2开发工作评价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1. 系统开发已历时快1年的时间了
  2. 开发的反复性比较多。
  3. 对客户的需求理解不是很透彻。
  综合以上,此项目的开发效率不是很高,相反有相当一定时间的浪费。
  对产品功能的评价
  经过我们公司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协作,XXX业务管理系统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客户的业务流需求。经过对客户使用过程的观察,此项目开发的还是比较成功,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前期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缺陷和部分代码的构建缺陷、客户需求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定的时间来维护客户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和存在的debug。总的来说,此系统的功能开发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对技术方法的总结
  在此项目中使用到技术和工具:
  1. 使用代码生成器:使用代码生成器 [动软.Net代码自动生成器],此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码效率,从而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程。在以后的项目中,我们要尽量的来使用一些类似的工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最好是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代码生成工具,更大限度的节省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
  2. 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 工具来建立系统数据库模型,以方便程序员很好的理解业务流和掌握系统架构者的架构思想,更好的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要更好的来完成系统的前期数据库模型的建立,最大的来优化系统功能。
  3. 使用第三方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ComponentArt 第三方控件。此控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软件界面的需求,从而也给软件的操作带来了方便。本项目中只使用了ComponentArt 一种第三方控件,在今后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要继续使用第三方的控件。这样以来,无论是针对软件界面的美观性、友好性来说、易操作性而言,还是针对系统开发效率而言,这都是很好途径。但需要意的是:在是使用第三方控件时,要谨慎的选择一些络中的比较常见的第三方控件。
  4. 使用自定义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自定义控件(GhdGridView),此自定义控件可以很好的统一系统中的所有信息显示表格样式。如客户对数据显示样式有什么新的意见,我就不需要修改每一个页面的表格样式,我们只需要修改GhdGridView控件的样式,系统中的所有继承自GhdGridView的表格样式都可以改变。
  5. 系统开发框架:此系统的框架使用的是简单三层结构,此框架在开发一些中小软件是比较实用的。但是我们要是可以开发出自己的框架,把一些通用的功能开发到框架中。这样以来,在以后的系统开发中,针对系统中一些通用的功能就不需要再开发,从而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减少很多维护费用。使我们的技术不断的更加成熟。
  6. 系统安全加密:此系统中针对客户提出的系统安全问题,我们采用了Ikey加密硬件钥匙来验证客户端登陆客户的合法性,此Ikey钥匙可以绑定到一个系统使用用户,也可以让多个用户来使用一个加密钥匙来验证登陆系统的合法性。这样以来,即使用户的密码不慎丢失,或者被不法人员取得(不法人员他也是无法登陆到我们的系统中来),这样就最大的提高了我们系统的安全性。Ikey加密钥匙是很好的加密B/S架构软件的硬件工具,在以后的软件安全方面可以借鉴。
  3项目经验总结
  签定合同
  一个项目的开发成败或者说项目开发带来效益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项目合同签定的影响的。往往,很多一部分公司与客户签定的项目合同都是很模糊的,也很难签定的比较清楚,这样以来就会导致在项目的开发后期,工作两会越来越大,影响项目的竣工周期;而且,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是不会变的。这样以来,我们就大大的降低了我们的开发效益。虽然需求范围很难签定的明确,但是我们在签定合同时,要尽量的去把合同功能边界和添加新功能的条件签定。
  开发团队
  在项目确立后,要尽快的建立起项目开发团队。
  项目团队成员的团结合作、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和技术,使团队的能力不断的提高。这样,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团队才不会被难题困住不动。另外,团队中要有一个项目负责人,这个人无论是在与客户的沟通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要是很出众的人,此项目负责人要能很好的沟通客户与开发成员之间,以此来更好的理解客户的功能需求。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开发团队成员要尽量的书写一些开发文档,这些文档往往是我们在项目开发后期要用到的可寻资料。项目团队士气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因素,我们需要不断的来培养我们的团队气势,使我们的团队不断的壮大。
  需求的调研
  在项目确立后,就到了需求调研分析阶段。
  1. 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公司有关人员的关系、职责等如果没有一个很好、足够的了解掌握,这样项目组就无法很好的完整的整理到客户的需求、或者说客户真实的功能需求,如此以来我们就为自己埋下了地雷,影响项目的开发周期,这就要求我们要与客户搞好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朋友关系,要深入的去了解客户需求。
  2. 我们要尽量的让客户也参与到项目的开发团队中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使客
  户把自己也纳入到项目的开发团队中来,如此一来,我们掌握客户需求的真实性、可靠性就会大大的提高,也就不会为项目的后期功能开发埋下陷阱
  3. 在需求调研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用户参与,这样的需求调研也是失败的。很多程序员不愿参与到客户的需求调研中去,为什么呢?很简单,与客户沟通不如与代码沟通容易有意思。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必须用足够多的时间去和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很多用户也是如此,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参与到项目的需求调研中来,为什么呢?需求调研有出去和朋友一块烂漫对吗。。。虽然现状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的使客户参与到需求的调研中来。
  4. 模糊需求,也就是模棱两可是需求规格说明中最为可怕的问题。一是指诸多客户对需求说明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一是指单个读者能用不止一个方式来解释某个需求说明。针对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的调研人员要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客户的不同需求,整理出最终的需求与客户确认,定出最终真实可靠的需求,我们绝不能凭借我们自己的单面理解来定立客户的最终需求。
  5. 在一个项目的开发中,文档的书写是极为中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某些文档就是我们在开发后期与客户沟通的可寻依据、也是我们程序员在编码过程中要用到的重要文档。我们绝对不能认为,凭借我们的大脑来记录所有的开发需求。。。;即使,你说你是天才,你要用你那颗爱因斯坦的大脑来记录所有的开发需求,那也是不可能的,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需求调研中做好需求文档的记录和整理。
  6. 需求调研工具选择,客户一般对图形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我要尽量的采用图形化界面来和客户沟通需求。比如可以采用Rose工具,把客户的意思转换为用例图、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类图等,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直观。这样客户会更快的进行问题的实质。
  篇六: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1引言 ..................................................................................................................................................... 2
  编写目的 ................................................................................................................................... 2 背景 ........................................................................................................................................... 2 定义 ........................................................................................................................................... 2 参考资料 ................................................................................................................................... 3 2实际开发结果 ...................................................................................................................................... 3
  产品 ........................................................................................................................................... 3 主要功能和性能 ....................................................................................................................... 3 基本流程 ................................................................................................................................... 3 进度 ........................................................................................................................................... 4 费用 ........................................................................................................................................... 4 3开发工作评价 ...................................................................................................................................... 4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 4 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 4 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 4 出错原因的分析 ....................................................................................................................... 5 4经验与教训 .......................................................................................................................................... 5
  1引言
  编写目的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编制是为了总结本项目开发工作的经验,说明实际取得的开发结果以及对整个开发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评价。
  本文档预期的读者为软件开发人员。
  背景
  项目名称:通讯管理系统 系统名称:通讯管理系统
  英文名称:Management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委托单位:无委托单位,适用于个人、小型企业等 开发单位:13计算机1班小组成员(宋振泽、韩逸文) 开发日期:XX年6月27日——XX年7月5日
  定义
  生产率:
  ①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总产出除以劳动投入是劳动生产率)。如果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了更多的产出,则生产率就增长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由于技术进步、劳动技能的改善和资本深化。
  ②概括在生物的生产过程中有关物质循环或能量转换速度的各个方面的术语。也有译为生产力的。过去这个词,具有生产速度(生产量)或潜在生产能力的含意,进而也含有土地的生产力、肥沃度(ferti-lity)或循环率等各种意义,非常混乱,国际上给予了上述的定义,而且提出了有关不使用这个词的附文。可是直到现在,这个词仍是混乱地被较广泛地使用,因此,附文中所使用的生产率一词的意义是什么,只能从附文的前后内容加以判断。(1946)认为这个词多半用来表示关于现存量、生产速度(生产量)和收获量的任何一个大小范围的。
  参考资料
  文档引用的规范:
  《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8月出版
  《软件生命周期质量保证与测试》 张向宏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XX年5月出版
  技术资料参考: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案例教程》 郑玲利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9月出版 《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张跃平主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XX年4月出版
  2实际开发结果
  产品
  通讯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和性能
  梦想络资源检索系统主要包含五大模块程序设计: (1) 公共模块设计 (2) 系统登录窗体模块设计 (3) 添加联系人信息模块设计 (4) 查询和编辑联系人信息模块设计 (5) 添加分类名称模块设计
  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请参考《通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进度
  小组成员2人,从XX年6月组队,6月27号正式启动项目,直至7月5号上交作品,一直致力于项目的开发工作。
  XX年6月27日—XX年6月28日:项目初级阶段
  6月27日开始,小组成员便开始里用电脑工作,通过电脑编写程序,查找资料,设计图片等,时间合计约2天。
  初级阶段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XX年6月28日—XX年7月4日: 项目启动和实行核心阶段
  6月28日才开始项目程序扩展功能的编写,软件运行情况的测试只是整体的大方面的进行,并未涉及细微部分,因此软件运行不是非常稳定,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XX年7月4日—XX年7月5日: 项目收尾阶段
  此阶段加快完善软件的所有功能,将组委会要求的相关资料准备好,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费用
  无
  3开发工作评价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出实际生产效率,包括:
  a. 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 1000行/日/人(即每人日生产的行数); b. 文件的平均生产效率,1500个/日/人(即每人月生产的字数); 原订计划数作对比结果:超出原定计划生产率。
  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在测试中检查出来的程序编制中的错误发生率,6/1000(即每干条指令(或语句)中的错
  误指令数(或语句数))。
  结果评价:按照质量保证计划或配置管理计划的要求本系统在开发中保证了“优等”的产品质量指标。
  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技术方面我们小组采用顺应趋势的成熟的技术,整体来看技术方面属于比较领先的,整体上比较好。
  出错原因的分析
  给出对于开发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分析:
  1. 开发双方在对软件需求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双方在沟通上花费
  的精力相对较少;
  2. 开发结构比较复杂,造成程序修改不是特别的方便。 解决方案:针对(1):建议建立BBS信息沟通平台在软件上建议制定定期沟通制度 针对(2):进一步修正软件开发架构,以适应多变需求的变化。
  4经验与教训
  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工作,我认识到要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有以下的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第二篇: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

软件项目总结报告范文

1引言
1.1编写目的
XXX公司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基本完成。写此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以方便我们在以后的项目开发中来更好的实施项目的订制开发; 让我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有更多的有据的资料来规范我们的开发过程和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从而创造更多公司效益。

1.2背景
项目名称:XXX业务管理系统

软件名称:XXX业务系统

客户:XXX

用户:XXX员工

1.3参考资料
项目开发文档:

1.软件开发数据模型:PDM_OperationSystem20070831.pdm

2.数据库开发文档: XXX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0.doc

3.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4.软件使用手册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功能说明3.0.doc

5.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6.软件中使用到的第三方控件:ComponentArt Web.UI 2006.1252 for asp.net2.0.rar

7.软件中使用的安全Ikey驱动:Ikey Driver.rar
以上参考资料是截止2007-08-31是最新的资料文档。如有修改,即使修改此处的参考文档名称。

2开发工作评价
2.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1. 系统开发已历时快1年的时间了

2. 开发的反复性比较多。

3. 对客户的需求理解不是很透彻。

综合以上,此项目的开发效率不是很高,相反有相当一定时间的浪费。

2.2对产品功能的评价
经过我们公司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协作,XXX业务管理系统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客户的业务流需求。经过对客户使用过程的观察,此项目开发的还是比较成功,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前期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缺陷和部分代码的构建缺陷、客户需求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定的时间来维护客户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和存在的debug。总的来说,此系统的功能开发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2.3对技术方法的总结
在此项目中使用到技术和工具:

1. 使用代码生成器:使用代码生成器 [动软.Net代码自动生成器],此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码效率,从而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程。在以后的项目中,我们要尽量的来使用一些类似的工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最好是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代码生成工具,更大限度的节省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

2. 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 工具来建立系统数据库模型,以方便程序员很好的理解业务流和掌握系统架构者的架构思想,更好的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要更好的来完成系统的前期数据库模型的建立,最大的来优化系统功能。

3. 使用第三方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ComponentArt Web.UI 第三方控件。此控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软件界面的需求,从而也给软件的操作带来了方便。本项目中只使用了ComponentArt Web.UI一种第三方控件,在今后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要继续使用第三方的控件。这样以来,无论是针对软件界面的美观性、友好性来说、易操作性而言,还是针对系统开发效率而言,这都是很好途径。但需要意的是:在是使用第三方控件时,要谨慎的选择一些网络中的比较常见的第三方控件。

4. 使用自定义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自定义控件(GhdGridView),此自定义控件可以很好的统一系统中的所有信息显示表格样式。如客户对数据显示样式有什么新的意见,我就不需要修改每一个页面的表格样式,我们只需要修改GhdGridView控件的样式,系统中的所有继承自GhdGridView的表格样式都可以改变。

5. 系统开发框架:此系统的框架使用的是简单三层结构,此框架在开发一些中小软件是比较实用的。但是我们要是可以开发出自己的框架,把一些通用的功能开发到框架中。这样以来,在以后的系统开发中,针对系统中一些通用的功能就不需要再开发,从而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减少很多维护费用。使我们的技术不断的更加成熟。

6. 系统安全加密:此系统中针对客户提出的系统安全问题,我们采用了Ikey加密硬件钥匙来验证客户端登陆客户的合法性,此Ikey钥匙可以绑定到一个系统使用用户,也可以让多个用户来使用一个加密钥匙来验证登陆系统的合法性。这样以来,即使用户的密码不慎丢失,或者被不法人员取得(不法人员他也是无法登陆到我们的系统中来),这样就最大的提高了我们系统的安全性。Ikey加密钥匙是很好的加密B/S架构软件的硬件工具,在以后的软件安全方面可以借鉴。

3项目经验总结
3.1签定合同
一个项目的开发成败或者说项目开发带来效益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项目合同签定的影响的。往往,很多一部分公司与客户签定的项目合同都是很模糊的,也很难签定的比较清楚,这样以来就会导致在项目的开发后期,工作两会越来越大,影响项目的竣工周期;而且,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是不会变的。这样以来,我们就大大的降低了我们的开发效益。虽然需求范围很难签定的明确,但是我们在签定合同时,要尽量的去把合同功能边界和添加新功能的条件签定。

3.2开发团队
在项目确立后,要尽快的建立起项目开发团队。

项目团队成员的团结合作、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和技术,使团队的能力不断的提高。这样,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团队才不会被难题困住不动。另外,团队中要有一个项目负责人,这个人无论是在与客户的沟通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要是很出众的人,此项目负责人要能很好的沟通客户与开发成员之间,以此来更好的理解客户的功能需求。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开发团队成员要尽量的书写一些开发文档,这些文档往往是我们在项目开发后期要用到的可寻资料。项目团队士气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因素,我们需要不断的来培养我们的团队气势,使我们的团队不断的壮大。

3.3需求的调研
在项目确立后,就到了需求调研分析阶段。

1. 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公司有关人员的关系、职责等如果没有一个很好、足够的了解掌握,这样项目组就无法很好的完整的整理到客户的需求、或者说客户真实的功能需求,如此以来我们就为自己埋下了地雷,影响项目的开发周期,这就要求我们要与客户搞好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朋友关系,要深入的去了解客户需求。

2. 我们要尽量的让客户也参与到项目的开发团队中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使客户把自己也纳入到项目的开发团队中来,如此一来,我们掌握客户需求的真实性、可靠性就会大大的提高,也就不会为项目的后期功能开发埋下陷阱

3. 在需求调研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用户参与,这样的需求调研也是失败的。很多程序员不愿参与到客户的需求调研中去,为什么呢?很简单,与客户沟通不如与代码沟通容易有意思。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必须用足够多的时间去和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很多用户也是如此,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参与到项目的需求调研中来,为什么呢?需求调研有出去和朋友一块烂漫对吗。。。虽然现状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的使客户参与到需求的调研中来。

4. 模糊需求,也就是模棱两可是需求规格说明中最为可怕的问题。一是指诸多客户对需求说明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一是指单个读者能用不止一个方式来解释某个需求说明。针对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的调研人员要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客户的不同需求,整理出最终的需求与客户确认,定出最终真实可靠的需求,我们绝不能凭借我们自己的单面理解来定立客户的最终需求。

5. 在一个项目的开发中,文档的书写是极为中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某些文档就是我们在开发后期与客户沟通的可寻依据、也是我们程序员在编码过程中要用到的重要文档。我们绝对不能认为,凭借我们的大脑来记录所有的开发需求。。。;即使,你说你是天才,你要用你那颗爱因斯坦的大脑来记录所有的开发需求,那也是不可能的,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需求调研中做好需求文档的记录和整理。

6. 需求调研工具选择,客户一般对图形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我要尽量的采用图形化界面来和客户沟通需求。比如可以采用Rose工具,把客户的意思转换为用例图、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类图等,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直观。这样客户会更快的进行问题的实质。

3.5做好开发计划
在项目确立后,我们就需要做好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调研用时,开发用时,测试用时,实施用时,维护用时。在我们做好了计划后,我们要随时的跟踪计划任务的完成进度,从而使我们的项目进度掌控在我们的开发周期范围之内,今日计划、行动,明日成功。

3.5很好的沟通
在其他行业中,人与人的之间的沟通只很重要的。项目开发也不例外,很好的沟通能够加快项目的进度,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开发人员要学会和善于沟通于客户和同事之间。在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与客户的沟通是一个不断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开发到一定的阶段,我们就需要和客户沟通已有功能,尽量的去避免一些隐藏的问题,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按时或者提前完成项目的开发。

3.6做好工作总结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去整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做好总结,这样以来,无论是在自己的技术还是其它方面,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提高,在长期的积累后,无论是我们个人能力,,还是我们的团队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第三篇: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软件项目总结报告

编号:-{项目名称缩写}-CLOSUREREPORT

版本:X.X

作者:

SEPG

日期:

2002-8-8

审批:

日期:

变更记录

日期

版本

变更说明

作者

文档创建/修改

的日期

X.X

创建/修改某个地方

和封面作者保持一致

1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经理

提交时间

2 项目说明

[简要描述项目背景, 可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拷贝]

3 项目周期

1)项目进度总结:

估计

实际

偏差

偏差率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项目整体进度偏差率]

周期

[项目周期偏差率]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项目整体进度偏差率或项目周期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项目整体进度偏差率或项目周期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4 软件开发和管理过程4.1 过程说明

采用的过程

裁剪说明

[标准开发过程]

[对所采用过程的裁剪原因]

4.2 过程改进建议

陈述过程改进建议

5 开发工具和环境5.1 开发工具

陈述开发工具及使用情况

5.2 开发环境

陈述开发环境

6 风险管理6.1 风险系数在项目阶段中的变化趋势

项目

阶段

风险

说明

需求

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实施

风险1

0.50

0

0

0.2

0

0

风险2

0

0

0

0.5

0

0

6.2 降低风险的策略

风险说明

说明

7 估计偏差率7.1 进度估计偏差率(%)

实际进度周期

立项时估计项目周期

需求/计划时估计项目周期

立项时进度估计偏差率(%)

需求/计划完成时进度估计偏差率(%)

7.2 工作量估计偏差率

实际工作量

立项时估计工作量

需求/计划时估计工作量

立项时工作量差率(%)

需求/计划完成时工作量估计偏差率(%)

7.3 代码规模估计偏差率

实际代码规模

立项时估计代码规模

需求/计划时估计代码规模

立项时代码规模

估计偏差率(%)

需求/计划完成时

代码规模估计偏差率(%)

8 规模

1)产品规模情况总结

[采用“工作产品规模完成情况”指示器,总结各工作产品的规模完成情况,应包括合计规模完成比例,规模偏差率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规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规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9 工作量9.1 工作量概况

1) 项目工作量情况

[总工作量偏差情况,数据来源:“当前工作量情况”指示器]:

项目组人数

3/5 [一般/最大值]

估计的工作量

340 person days = 2890 person hours (340x8.5) [人/天或人/小时]

实际的工作量

3580 person hours = approximately 420 person days [人/天或人/小时]

总工作量偏差

总工作量偏差率

[从“当前工作量情况”指示器”中拷贝图“阶段工作量情况”、“阶段工作量相对偏差率”于下,总结各阶段工作量变化情况]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项目总工作量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项目总工作量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9.2 工作量分布情况

1) 工作量按阶段、按活动分布的情况:

[总结工作量按阶段、按活动分布的情况,应包括各阶段、各活动工作量投入实际值和比例,及偏差率等]

阶段

计划

实际

偏差

(%)

比例

(%)

工作量

(人日)

比例

(%)

工作量

(人日)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实施

合计

任务类型

计划

实际

偏差

(%)

比例

(%)

工作量

(人日)

比例

(%)

工作量

(人日)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实施

项目管理

过程管理

配置管理

SQA

合计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项目工作量阶段分布、活动分布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项目工作量阶段分布、活动分布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质量成本统计

项目阶段

评审工作量

测试工作量

返工工作量

培训工作量

SQA工作量

当前质量相关工作量合计

计划项目总工作量

质量成本比例

里程碑1

27

 

15

0

13.2

55.2

2728

2.0%

里程碑2

24.1

 

23.6

6.5

12.2

66.4

2728

2.4%

里程碑3

86

165

122.05

0

31.2

404.25

2728

14.8%

里程碑4

0

132

0

0

6

138

2728

5.1%

里程碑5

 

 

 

 

 

0

2728

0.0%

合计

137.1

297

160.65

6.5

62.6

663.85

2728

24.3%

10 成本

1)成本情况

[采用“阶段成本-人员投入情况”指示器,呈现总成本投入情况、各阶段人力成本的投入情况和人员数量的投入情况,应包括各阶段人力成本偏差率、总成本偏差率、阶段人员数量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总成本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改进措施:

[若总成本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1 生产率

1)项目生产率情况

项目总工作量

项目编码/单元测试阶段工作量

代码总规模

项目生命周期生产率(代码功能点/人月)

项目编码/单元测试阶段生产率(代码功能点/人月)

计划编码/单元测试阶段生产率

编码/单元测试阶段生产率估计偏差率

2)偏差原因说明:

[若编码/单元测试阶段生产率估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编码/单元测试阶段生产率估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2 质量12.1 质量目标达成情况总结

1) 质量目标的达成概况:

严重等级

需求

架构设计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编码

集成测试

系统测段

验收(试运行)

缺陷注入率偏差率

灾难级/严重缺陷

6.7%

 

0.0%

0.0%

0.0%

次严重缺陷

一般/其它缺陷

缺陷清除率偏差率

灾难级/严重缺陷

14.6%

 

 

 

 

 

 

 

次严重缺陷

一般/其它缺陷

总缺陷清除率偏差率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总缺陷清除效率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改进措施:

[若总缺陷清除效率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2.2 缺陷注入率、缺陷清除率的阶段分布总结

 

严重等级

需求

架构设计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编码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段

验收(试运行)

项目实际缺陷注入率

灾难级/严重缺陷注入数

 

0

0

0

0

次严重缺陷注入数

一般/其它缺陷

项目实际缺陷清除率

灾难级/严重缺陷

次严重缺陷

一般/其它缺陷

 

 

 

 

 

 

 

 

12.3 评审、测试活动总结

1) 评审活动总结

评审对象

需求

架构设计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编码

评审效率

 

评审速度

 

 

 

 

计划评审工作量

实际评审工作量

评审工作量偏差率

计划缺陷发现数量

实际缺陷发现数量

缺陷发现数量偏差率

2) 测试活动总结

测试阶段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测试效率

 

 

 

测试覆盖率

计划测试工作量

实际测试工作量

测试工作量偏差率

计划缺陷发现数量

实际缺陷发现数量

缺陷发现数量偏差率


3) 测试前缺陷清除率及发现缺陷比例

缺陷总数

测试前清除的缺陷数量

测试前清除率

测试前发现缺陷数量

测试前发现缺陷比例(%)

12.4 缺陷分布情况

参见《测试总结报告》

12.5 各质量活动发现的缺陷比例

总的缺陷数

评审发现的缺陷数

测试发现的缺陷数

评审测试发现缺陷数比例

13 需求13.1 需求实现情况

1)需求实现情况:

[采用“需求实现情况”指示器,应包括需求功能点总数,及各个实现阶段的需求比例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需求实现情况出现较大偏差,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调整措施:

[若需求实现情况出现较大偏差,需要说明调整措施。]

13.2 需求变更情况

1)需求变更情况

[采用“需求功能规模和稳定性”指示器,呈现需求变更情况,应包括需求变更率(需求稳定性)、增/删/改的需求数量、需求总数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需求总数的增长超过设定阈值或者在某阶段的变更超过当前基线的偏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改进措施:

[若需求总数的增长超过设定阈值或者在某阶段的变更超过当前基线的偏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4 客户反馈

1)客户反馈情况:

[采用“当前客户反馈问题处理情况”指示器,呈现客户问题的解决情况,应包括已解决问题比例、未解决问题比例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调整措施: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5 项目问题

1)项目问题情况:

[采用“项目问题处理情况”指示器,呈现项目问题的解决情况,应包括已解决问题比例、未解决问题比例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调整措施: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6 组间协调活动跟踪结果

协调小组/人

协调方式

协调内容

发生问题

处理方式

频率/时间

客户经理

会议/电话/电子邮件

不定期

客户-××部门

定期会议

不定期

(说明:发生的问题应该有问题跟踪表作为附件,同时发生问题一栏中需备注问题跟踪表的编号)

17 培训

列举本项目培训情况:

培训说明

时间

参加人

培训讲师

工作量

状态

h

完成/

未完成

h

h

18 过程改进建议

总结在项目过程中的对组织标标准过程的相关改进的建议。

19 补充说明

对项目开发及管理的其它经验教训的总结说明。

20 提交产品清单

项目结束时所提交的各种产品清单,如合同、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源代码、项目计划、配置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系统测试计划和验收测试计划等。

21 项目总结

说明项目是否成功,并总结原因。

第四篇: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

产品研制工作总结报告

工作之后需要写总结报告,各位产品研制的朋友们,看看下面的产品研制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吧!

转眼20XX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公司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技术开发部始终把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安全质量第一放在首位,现将研发部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研发部这一年来主要进行了以下开发设计工作:

1、家具厂:美国HDC、美国CRI、美国S.H、美国CD、 * TINA等国外样品单的图纸设计、料单及模板大理石的设计;对有试摔要求的客户产品进行试摔设计;“牡丹系列”家具的开发设计。

2、发泡厂:乔治、菲利浦、科威特穆吉德、美国卡纳设计公司、 * 温迪、美国梦菲、 科威特阿里、西班牙AL公司的产品图纸设计打印及包装设计。

3、木框厂:美国HL、美国PCL、LRT公司、以色列TAL、、美国CRI、美国GR公司和总公司的样品单的图纸设计;新开发设计的十几款刀具及相对应花模,利用公司刀具房中的刀具和花模结合现有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条有效搭配整合,进行颜色上的创新;对有特殊包装要求的客户进行产品试摔包装设计。

4、物控人员:对各生产订单所需的材料的计划与请购,严格把握,仓库有的坚决不再请购。本着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旗航软件的入录与产品询价报价。

二、技术支持、质量改进与可靠性提升

研发部在做好新产品研发工作的同时,坚持做好各厂部生产开发

(产前样)、品管部质量检验、国内市场部的产品开发、产品售后服务的技术支持工作,不断完善和丰富技术支持的资料和内容,从生产工艺流程到产品组装说明书等六个表单的编写与修改,都做了一定的工作。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技术培训,协助家具生产对美国蒂彼的客户的特殊包装要求,进行六面MDF板牢固包装,便于运输过程中的中转和装卸。解决了美国HDC客户FU8031-2花台的安全性问题。

三、存在的不足

1、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虽在加强,但还欠缺沟通。在xx年的工作中,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能保证产品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2、技术研发中心人员的缺乏。一方面要招聘新的技术研发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客户直接的信息与技术沟通。

3、研发新产品的同时,严把老产品的品质关,稳定现有产品的市场。不要一味地追求新产品而失去了老产品的市场优势。针对国内市场,进行产品研发。

四、xx年工作计划

1、进行市场调研,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对客户产品的了解,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加强和客户的沟通与合作,开发使用性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加速公司发展。

2、根据研发的新产品,不断完善产品技术资料。编制相关的工艺文件和技术文件。改进完善设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

3、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质量方针政策,落实部门人员责任制,提高工作质量,搞好生产现场及各部门的技术支持,主动研究改进现有产品,确保生产,减少失误几率。

4、加强对部门新老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各项技能。

回顾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大半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

◆工作量:作为公司一名研发技术人员,我现在的本职工作是,对来料新品进行初步测试,主要元器件的样品承认,新机种样机的制作和测试以及测试报告的,有效积极地配合研发工程师的工作,对其项目资料进行交接和,对于样机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应对调试,指导新技术人员作业等。

◆工作质量:通过这大半年的锻炼,我现在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流程,对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够很好地考虑和分析,设计的样品质量也较以前有所提高。比方说,新样品的来料承认更及时更详细更快捷,在规定的时限内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对于项目工程师所分配的任务能有效积极地给予配合,减轻了工程师的工

作负担,提高了项目开发的进度,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自己的大脑。

◆工作技能:在研发中心的日常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样品的承认认证、样机的测试调试,对主要元器件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对示波器、负载机、安规测试仪、数字电桥等测试仪器能够更熟练地进行操作。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难题,虽然有些问题还不明朗。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因为知识的海洋是多么地宽广!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责任心可以养德,责任心更可以树德。我会努力做到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树立爱岗有责、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为干好本职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本职工作干得最好!

◆团队精神:作为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我会树立起团队协作的意识,及时与同事进行有效积极地沟通,有问题及时向他们请教,与他们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沟通能力:沟通是合作的开始,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沟通良好、协调一致的团队。没有沟通就没有效率。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ibm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曾经理说过:沟通能力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专业能力很强,但沟通能力不行,我们公司也不会要这样的人。身为研发中心的一份子,我会虚心接受领导在工作上的指导和意见建议,及时与领导沟通,有问题及时向同事请教,积极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调高自己!

当然,工作中有时也存在问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弥补这些不足,努力地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完善我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产品开发岗位职责:

1.研发新产品,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为市场供应所需产品。

2.维护在产产品,按计划要求进行产品升级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

3.控制产品生产质量,对生产环节进行全方位跟踪并对成品进行质检,提供质量合格产

品。

4.寻找长期合作供应商,适当储备合格供应商,跟踪订单生产周期,保证及时完成订单生产任务

5.搜集市场情报,调研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产品、原材料等的各项情报资料,提供产品研发解决方案。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

内容仅供参考

第五篇: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软件项目总结报告

编号:-{项目名称缩写}-CLOSUREREPORT

版本:X.X

变更记录

1项目信息2项目说明

[简要描述项目背景, 可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拷贝]

3项目周期

1)项目进度总结: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项目整体进度偏差率或项目周期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项目整体进度偏差率或项目周期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4软件开发和管理过程4.1过程说明4.2过程改进建议

述过程改进建议

5开发工具和环境5.1开发工具

述开发工具及使用情况

5.2开发环境

述开发环境

6风险管理6.1风险系数在项目阶段中的变化趋势

word/media/image1_1.png

6.2降低风险的策略7估计偏差率7.1进度估计偏差率(%)7.2工作量估计偏差率7.3代码规模估计偏差率8规模

1)产品规模情况总结

[采用“工作产品规模完成情况”指示器,总结各工作产品的规模完成情况,应包括合计规模完成比例,规模偏差率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规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规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9工作量9.1工作量概况

1)项目工作量情况

[总工作量偏差情况,数据来源:“当前工作量情况”指示器]:

[从“当前工作量情况”指示器”中拷贝图“阶段工作量情况”、“阶段工作量相对偏差率”于下,总结各阶段工作量变化情况]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项目总工作量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项目总工作量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9.2工作量分布情况

1)工作量按阶段、按活动分布的情况:

[总结工作量按阶段、按活动分布的情况,应包括各阶段、各活动工作量投入实际值和比例,及偏差率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项目工作量阶段分布、活动分布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项目工作量阶段分布、活动分布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质量成本统计

10成本

1)成本情况

[采用“阶段成本-人员投入情况”指示器,呈现总成本投入情况、各阶段人力成本的投入情况和人员数量的投入情况,应包括各阶段人力成本偏差率、总成本偏差率、阶段人员数量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总成本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改进措施:

[若总成本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1生产率

1)项目生产率情况

2)偏差原因说明:

[若编码/单元测试阶段生产率估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3)改进措施:

[若编码/单元测试阶段生产率估计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2质量12.1质量目标达成情况总结

1)质量目标的达成概况: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总缺陷清除效率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改进措施:

[若总缺陷清除效率偏差率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2.2缺陷注入率、缺陷清除率的阶段分布总结12.3评审、测试活动总结

1)评审活动总结

2)测试活动总结


3)测试前缺陷清除率及发现缺陷比例

12.4缺陷分布情况

参见《测试总结报告》

12.5各质量活动发现的缺陷比例13需求13.1需现情况

1)需现情况:

[采用“需现情况”指示器,应包括需求功能点总数,及各个实现阶段的需求比例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需现情况出现较大偏差,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调整措施:

[若需现情况出现较大偏差,需要说明调整措施。]

13.2需求变更情况

1)需求变更情况

[采用“需求功能规模和稳定性”指示器,呈现需求变更情况,应包括需求变更率(需求稳定性)、增/删/改的需求数量、需求总数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需求总数的增长超过设定阈值或者在某阶段的变更超过当前基线的偏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改进措施:

[若需求总数的增长超过设定阈值或者在某阶段的变更超过当前基线的偏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4客户反馈

1)客户反馈情况:

[采用“当前客户反馈问题处理情况”指示器,呈现客户问题的解决情况,应包括已解决问题比例、未解决问题比例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调整措施: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5项目问题

1)项目问题情况:

[采用“项目问题处理情况”指示器,呈现项目问题的解决情况,应包括已解决问题比例、未解决问题比例等。]

2)偏差原因说明: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3)调整措施:

[若未解决问题比例超过设定的阈值,需要总结改进措施。]

16组间协调活动跟踪结果

(说明:发生的问题应该有问题跟踪表作为附件,同时发生问题一栏中需备注问题跟踪表的编号)

17培训

列举本项目培训情况:

18过程改进建议

总结在项目过程中的对组织标标准过程的相关改进的建议。

19补充说明

对项目开发及管理的其它经验教训的总结说明。

20提交产品清单

项目结束时所提交的各种产品清单,如合同、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源代码、项目计划、配置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系统测试计划和验收测试计划等。

21项目总结

说明项目是否成功,并总结原因。

热门标签: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通用5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